“医生,我闺女这到底是咋了?都已经治疗4天了,怎么还在高烧呢?”一位妈妈抱着4岁的女儿团子(化名),医院儿童血液风湿免疫科主任李秀云的诊室中。“高热6天,双侧结膜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口唇皲裂,草莓舌,手足略有硬肿,抗生素治疗无效……”经过一系列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李秀云迅速有了初步判断:川崎病。患儿入院后,及时完善了血常规、血沉、血生化及心脏超声等检查。结合患儿的病史、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情况,确诊为“川崎病”。予以丙种球蛋白输注及阿司匹林口服后,患儿的体温红线终于回落至正常。第二天,患儿的指趾端也开始出现脱皮的迹象。妈妈没有初入院时的惶恐,但仍心存疑惑:“起初就以为是个小感冒,怎么就得了这个病呢?是被传染的吗?”
李秀云解释说,“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主要依靠临床特征,并结合全身多系统血管炎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进行临床诊断,至今病因不明,但普遍认为是由感染因素所触发的急性全身免疫性血管炎,并不具有传染性。
据介绍,“川崎病”本身并不可怕,真正需警惕的是其可能引起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并发症主要包括冠状动脉瘤、心肌收缩力下降及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及外周动脉闭塞等,甚至会导致患儿死亡。
由于其早期症状和上呼吸道感染很相似,许多家长可能因此大意,导致诊治不及时而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典型症状需警惕
当孩子出现哪些症状时,家长需要警惕“川崎病”呢?
1.发热:持续发热≧5天,且体温通常维持在38.5℃以上,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时;
2.皮疹:皮肤地方出现红色斑疹样、麻疹样皮疹或猩红热样等多形性皮疹,或者出现接种卡介苗处发红等;
3.黏膜:要注意双眼球结膜有没有明显充血,同时还需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his.com/xyyy/11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