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血管炎

妇幼健康科普儿童紫癜性肾炎健康小知


1.什么是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是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小血管壁导致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的血管炎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非损伤性关节炎、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肾脏损害。发病高峰年龄为4-6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春秋季节多见。

2.什么是紫癜性肾炎

过敏性紫癜病程6个月内,出现血尿和(或)蛋白尿,称为紫癜性肾炎,是影响过敏性紫癜预后最重要的因素,是儿科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过敏性紫癜发生肾损害高达30-%。紫癜性肾炎发生于过敏性紫癜病程1月内者占75%、3月内者占85%、6个月内者占98%。

3.临床特点

紫癜性肾炎临床表现不一,轻者表现为镜下血尿、蛋白尿,重者可以出现肉眼血尿、明显泡沫尿、高血压、浮肿,甚至进展为肾功能衰竭等。病情易复发性、病程迁延等特点。

4.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尿微量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肾活检等。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表现与肾脏病理损伤程度并不完全一致,肾脏病理能更准确反映病变程度及预后,是制定治疗方案、判断预后的“金指标”,故以蛋白尿为首发或主要表现的患儿,应早期肾活检。

5.治疗

紫癜性肾炎的治疗方案主要依据肾脏病理、尿蛋白及肾功能等而制定,尤其是肾脏病理改变。根据病情的轻重选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甚至激素或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等。用药期间应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增减和更改药物剂量。

6.预后及随访

一般预后良好,但中重度蛋白尿10-20%可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肾功能损害、高血压者,病理表现为系膜及血管内细胞严重增生、局灶节段硬化、大量新月体形成、肾小管间质严重损害是紫癜性肾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临床医师需在重视治疗同时加强随访,一般患儿应随访至少3-5年,伴有新月体患儿应终身随访。

挂号指南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his.com/xyyy/1151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