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的病因、症状和体征、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股骨头坏死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因多种原因使股骨头供血受阻或中断,导致骨髓成分和骨细胞死亡,使股骨头结构改变及塌陷,临床上引起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称为股骨头坏死。
1.外伤
髋部外伤致骨折,如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外伤脱位及股骨头骨折,股骨头供血受到破坏而坏死,但这种病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的进展才能显现出来。
2.糖皮质激素类药
如可的松、强的松、甲强龙等,长期或大量使用,导致患病风险增加。可能与脂肪栓塞、脂肪细胞肥大导致骨内压升高、血液高凝状态、血管炎、骨折疏松等因素有关。
3.某些疾病
如镰状细胞贫血、减压病、系统红斑狼疮等。
4.诱因
多见于中年男性,30-50岁者为高发人群,有大量的饮酒和吸烟史,肥胖的人。
典型症状是腹股沟区疼痛或者酸痛,可放射至臀部或膝关节,呈间歇性发作并逐渐加重。尔后可发展为髋关节活动受限、僵硬,或有痛性跛行。最后出现下肢短缩、畸形、骨盆倾斜,而被迫拄拐行走。
检查腹股沟有深压痛,强力内旋时髋部疼痛,下肢的内旋、外展活动受限。
1.病史
有髋部外伤、长期或大量用激素、酗酒等病史,出现髋部和腹股沟疼痛或压痛。
2.体检屈膝并使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按压对侧髂嵴上引起臀髋部疼痛,即提示髋关节或骶髂关节病变。
3.X线检查
早期不明显,后期可发现股骨头密度改变、骨小梁排列紊乱或稀疏,晚期股骨头塌陷、关节间隙狭窄。
4.CT检查
早期可见细微的骨质改变,轮廓清晰的坏死病灶,软骨下骨折。
5.核磁共振检查
早期诊断最为敏感,最早发现病灶。
6.需要和髋关节的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的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股骨内肿瘤等相鉴别。
1.一般治疗
去除病因,如停止用激素、戒酒、控制体重等。对早期患者可减轻髋关节的负重、拄双拐行走。高压氧可改善骨细胞缺氧,促进股骨头修复。
2.药物治疗
早期坏死可用抗凝血药、扩血管药和降脂药合用,如低分子肝素、前列地尔、华法林与降脂药合用。
用抑制破骨和增加成骨的药,如阿仑磷酸钠、美多巴等,根据坏死情况,可单独或联合用。
3.手术治疗
(1)保髋手术有髓芯减压术、非结构性植骨术、带或不带血管蒂的骨移植术、髋部截骨术等多种。
(2)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晚期股骨头坏死的最好治疗方法(后有专门介绍的章节)。
4.中医治疗
属中医学“骨蚀”、“骨痿”、“骨痹”、“髋骨痹”范畴。对未塌陷无症状或有症状但未出现坏死的可用中医辨证用药,以活血化瘀为主,辅以通络止痛、补肾健骨、健脾利湿等法,中药有牛膝、骨碎补、淫羊藿、红花等。
1.治疗不及时可使髋关节疼痛加重,关节活动受限,可继发下腰椎骨关节炎(髋-腰综合征)。
2.晚期严重跛行会引起肥胖、糖尿病及其它代谢性疾病。
1.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多吃新鲜水果蔬菜。
2.适当运动可以有效控制血脂、避免血管硬化和血栓形成而阻塞血管,影响骨及软骨的血液供应。
3.治疗一些疾病需服用糖皮质激素时,要尽量服用小剂量,且不得长期服用,要定期做髋关节的CT或核磁共振检查。
4.如有髋部外伤史,要避免劳累和过重的体力活动,同时要定期检查髋部的病情变化。
李掌青年医药院校毕业,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五十余年,经验甚丰,教训亦有,每天与大家分享。
悠哉隐士
让我们一起健康!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his.com/xyss/11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