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1岁多的男童小明(化名)
突然全身发青,送医抢救。
医生惊讶地发现,
他的血管里竟抽出蓝紫色的血,
好像科幻小说中的“蓝血人”。
吃发黄的西兰花男童全身发紫
18日晚,医院时,小脸发紫,全身皮肤也呈现淡淡的青色。家人说,大约4小时前,他突然全身青紫,一开始以为他在空调房受了寒,可捂暖了后,也没见好转。
“病情危重!”医生发现,小明心跳很快,抽出的血静置后是蓝紫色的。他没有心肺疾病史,没有误吸异物,也没有发热、咳嗽、气促、外伤等症状,血氧饱和度却只有85%,而且还在下降。这意味着,即使把高浓度的纯氧送进肺里,他也吸收不了,很可能有生命危险。
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医生推断,小明很可能是亚硝酸盐中毒,他一再追问,小明吃过什么。家人才想起,小明发病前2小时,正是午饭时间,外公把西兰花和土豆混在一起焖煮,担心土豆不容易熟,焖煮的时间比较长,可能超过20分钟,当时,西兰花有点发黄,起锅时加了点鸡精,鸡精估计放得久了些,颜色有些发红。小明吃了不少,两个小时后,全身就开始发紫,呼吸也变得急促。
王世彪、林敏、陈翠萍三位医生立即进行抢救,给小明洗胃,予以亚甲蓝解毒及抗氧化治疗。15分钟后,小明的嘴唇慢慢红润,身上的青色逐渐退去,血氧饱和度上升到了98%,抽取的血液也恢复了红色。目前,小明还在住院治疗。
三小时内发病应及时就医
“亚硝酸盐导致食物中毒的几率较高!”该院儿童重症医学科主任王世彪说,小明得的是肠源性紫绀,也叫“青菜病”,可能是吃了焖煮太久的西兰花、变质的鸡精,出现了亚硝酸盐中毒。
亚硝酸盐是一种白色、不透明结晶的化工产品,形状极似食盐。它广泛存在,如蔬菜、肉类都含有一定量的亚硝酸盐,还被允许用于肉及肉制品的生产加工,但使用量是严格限制的。成人摄入0.2~0.5克即可引起中毒,3克即可致死,长期食用可致癌。亚硝酸盐能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或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六个月以内的婴儿对其特别敏感。
王世彪主任指出,吃了变质青菜、盐腌不久的蔬菜,吃菜的量一次太多,或青菜焖煮的时间太长、放置时间太久,都可能出现亚硝酸盐中毒。中毒后潜伏期短,一般3小时内发病,如症状轻微可催吐,并及时就诊。临床上,将亚甲蓝、维生素C和葡萄糖合用,是特效解毒剂。
提醒
蔬菜要吃新鲜的焖煮时间别太长
研究证明,人们所摄入的硝酸盐中80%以上来自蔬菜,尤其是绿叶菜、十字花科蔬菜。硝酸盐本身没有毒,且被证明对心血管有益。但蔬菜在储存、腌制过程中,硝酸盐可能转化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过量时是有毒的。
“亚硝酸盐中毒,夏季多见!”他建议,瓜果蔬菜尽量买新鲜的,最好在一餐中吃完;已发黄、萎蔫、叶片呈水渍状、腐烂的果蔬不要吃;把蔬菜在沸水中焯一下,可除去大量亚硝酸盐;青菜焖煮时间别太长,存放时间别太长;不要在短时间内吃大量蔬菜;不要大量吃腌菜、腌肉、烧烤、剩菜,尤其是颜色过艳的肉制品;不喝苦井水,不用苦井水、蒸锅水煮饭;到正规超市购买食盐,不买私盐。
姚艳艳!!!:我婆婆也经常拿剩菜,隔夜菜给我儿子吃,我一看见就立马制止,说了婆婆不听,下次继续,没办法只能打儿子,妈妈不在场除了爸爸给的东西,其余的谁的东西也不能吃,没办法!童話終究是童話:都一样,我家的也是!我都拦不住,我见剩菜剩饭就倒!AA??盛亚庆????:不要一味地去指责公婆,都是当妈妈的应该都理解一下。如果觉得婆婆带的不好可以选择自己带自己做饭。真爱一生:我们农村人里面吃的都是自家种的那些青菜。人的身体健康很重要。因为身体健康才是我们。打工的本钱。我们要好好珍惜自己的身体。鹏杰:得听医生的话,医生说的话要记得住,以保障饮食安全,出啦安全事故,那是教训,是交的学费,不听教化的,那学费是白交啦
剩菜剩饭,还是不要吃为好!
新闻多看点
男孩锦锦(化名)今年4岁,
长得活泼可爱,
可就在几天前,
他像往常一样玩耍时,却突然晕倒了!
医院后,
他竟被诊断为心肌梗塞!
而且医生还说,
锦锦的血管长得像80岁老人的血管!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4岁的男孩心梗了!
锦锦家住在荆州,23日,他在玩耍时突然晕倒,爸爸妈妈赶医院。医生经检查发现他的心电图异常,于是建议他立即转院。
当医院后,锦锦被诊断为心肌梗塞。更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是:他的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大多被血栓堵死,看起来像七、八十岁人的血管!
医生立即对他进行介入溶栓,孩子这才转危为安。而当锦锦的父母得知这一切后也无法置信:小朋友怎么会得“老人病”?
原来家长忽略了这件事!
医生经询问病史得知,一年前,锦锦曾高烧不退,身上出疹子,眼睛发红、嘴巴红肿脱皮,还手脚肿胀,被确诊为川崎病。
在当地治疗后,孩子明显好转,出院时医生曾叮嘱要定期复查,但出院后家长觉得孩子一切正常,并没有回去复查。
“这就是孩子突然发作心梗的原因。”该院心血管内科张主任介绍,一般来讲,孩子初次川崎病发后,如果能坚持用药物治疗,定期回诊,一年内冠状动脉疾病的恢复率高达90%。但是,如果从不复查,孩子的心血管就犹如被埋下“不定时炸弹”!
“
川崎病是一种急性系统性血管炎,可能会累及脑、胆、肝肾等,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病因尚不清楚,存在先天易感因素,目前认为与感染引起的免疫损伤有关。如不及时治疗,会损害冠状动脉,严重影响心血管功能,甚至发生心梗、死亡。
医院一年接收川崎病患儿约例,其中1/4-1/5可能会发生冠状动脉病变,出现冠脉病变的患儿中1/10可能会有严重冠状动脉扩张。定期复查,则是将险情控制在萌芽状态的最有力屏障。如果当时治疗后没有发生冠状动脉病变,需随访2-3年,如有病变,则要终生随诊。
还以为血管硬化是老年病?
错!对多数人来说,
血管从20岁就开始变硬了,
胖孩子血管硬化开始得更早。
我国6~17岁的儿童中,
接近1/3体重超标,
他们的血管更容易“早衰”!
赶紧自测一下
握拳30秒测出血管弹性
测试方法:
双手握拳30秒,打开后看看手掌变白的现象,是否会马上消失。
测试结果
·很快复原,血管健康
手掌松开后,血流恢复,如果变白部位很快恢复原来的肤色,表示血管健康、弹性好,血液循环正常、末梢神经比较灵敏。
·30秒以上复原,警惕动脉硬化
如果需要30秒以上,手掌肤色才能恢复,就要当心是动脉硬化。
年轻时出现的血管硬化,血管壁只有少量的脂质沉积。此时开始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血管的硬化是可以“逆转”的。
1、早餐喝杯豆浆。
豆浆不仅美味,还富含植物蛋白、大豆异黄酮等营养成分,有益血管健康。
打豆浆时最好多加几种食材,除了常用的黄豆,还可以加入黑豆、红豆、绿豆、花生、芝麻等,喝豆浆时最好别加糖。
2、每坐1小时,活动10分钟。
久坐会减缓机体新陈代谢速度,一些物质消耗不掉,便会在血管壁沉积下来。久坐者大部分是脑力劳动者,精神高度紧张,容易导致血管长期收缩并由此带来伤害。
如果可以的话,尽可能每坐1小时起来活动10分钟,眺望远方、拉伸四肢、散步等舒缓运动均可。
3、午餐吃点蒸鱼。
鱼肉脂肪含量较少,却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不仅能改善脑细胞、神经系统功能,还能延缓动脉硬化进程,保持血管弹性。
烹调鱼类时最好不要煎烤油炸,清蒸鱼清淡少油,最能体现鱼肉的优点。
4、多做有氧运动。
运动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不断更新细胞,有助增粗血管并维护弹性,使小血管的数量增加。
少开车、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下班时间比较宽松时,可提前两站下车,步行回家,都是增加锻炼量不错的方法。
此外,如果每周能做到3~4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运动,如快步走、游泳、慢跑等,护心效果会更好。
5、晚餐喝碗杂粮粥。
五谷杂粮中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和胆固醇水平,从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因此晚餐时建议喝一碗杂粮粥,搭配木耳、海带、芹菜、香菇等,保健血管效果更佳。
白癜风医院哪家强服用甘露聚糖肽后会不会出现副作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his.com/xyzz/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