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白癜风的复发 http://m.39.net/news/a_5892300.html诊断
C.碘疹
讨论
唇部增殖性皮损和手部皮损活检显示网状真皮上致密中性粒细胞浸润,伴有多处血管炎病灶,包括血管壁明显纤维蛋白样坏死(图2A)。还发现多个圆形单核细胞,核周未见光晕(图2B)。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髓过氧化物酶弥漫性阳性,圆形细胞不受影响,其组织细胞标志物CD阳性,局部CD3阳性;CD20阴性。Ziehl-Neelsen染色和高碘酸-希夫染色结果排除了微生物的存在。
图2A,乳头状和网状真皮中致密中性粒细胞浸润,伴血管壁纤维蛋白样坏死(HE染色)。B,多个圆形单核细胞,核周未见光晕(HE染色),组织细胞标记CD呈阳性。
临床和病理学发现符合碘疹特征。血清碘水平显着升高(μg/L[正常范围,45-μg/L])证实了该诊断。外用夫西地酸联合倍他米松和口服皮质类固醇(0.5mg/kg/d),皮损可完全消退。患者疲劳和不适也显著改善。
碘疹是一种罕见的卤代物皮疹,在接触含碘化合物(例如,口服和静脉注射碘化钾、胺碘酮、局部伤口护理产品)后可能会出现。它主要影响肾脏疾病患者,其原因是肾脏清除功能受损和血液中碘的积累。通常,需要数月持续接触卤素(例如口服碘)才能发展为卤素皮肤病。然而,在静脉注射中,皮损可在2至3天内(几小时至8天)内出现,特别是在肾衰竭患者中。
碘疹诊断具有挑战。临床上,皮损迅速进展,呈多形性。然而,最常见的表现是痤疮样脓疱皮疹和增殖性斑块。在极端病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毒性反应并出现多器官受累。
在病理学上,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浸润不具特异性,可见于中性粒细胞皮肤病,如Sweet综合征和一些传染病。在本病例中,我们还发现了最近在碘皮病中描述的组织学特征,即具有血管炎和类似隐球菌的晕圈结构的中性粒细胞性皮肤病。与Koetal之前报道的3例类似,我们发现这些隐球菌样结构在组织细胞标记物上呈阳性,而在过氧化物酶上呈阴性。中性粒细胞皮肤病中的这些结构也应被视为碘皮病组织学谱的一部分。了解这种组织学相似性不仅有助于诊断,而且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抗真菌药物治疗。
增殖性天疱疮是寻常型天疱疮的一种罕见变体,表现为松弛水疱,可发展为糜烂,并可以在擦伤部位、面部和头皮形成真菌状赘生物。特征性的舌部受累和基底上棘层松解的存在与免疫荧光阳性是特征性表现。增殖性脓性口炎的特征是口腔受累伴典型蜗牛道糜烂,与炎症性肠病、外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特征性组织学特征密切相关(例如,上皮内脓肿伴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浅表肉芽肿性脓皮病是坏疽性脓皮病的一种罕见变体,病程较缓慢。然而,面部受累特别罕见。组织学发现可见特征性3层肉芽肿。
在本病例中,我们想强调的是,尽管存在诊断挑战,但在肾病伴急性痤疮样和/或植物性皮损的背景下有接触碘的历史,应怀疑为碘疹。可以通过具有隐球菌样结构(有或没有血管炎)的中性粒细胞皮肤病的组织学发现重新诊断,并通过高血清或尿碘水平证实。
碘疹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去除诱因。在某些病例中,无需进行额外治疗。在报告的病例中,系统性皮质类固醇治疗可使皮损完全愈合,但环孢素和血液透析是可能的替代疗法。
由MediCool医库软件王盼编译
原文来自:JAMADermatologyPublishedonlineMay12,
在这里小编要插播一条好消息,我们有自己的皮肤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his.com/xyyy/9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