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报销的慢性病种与诊断标准,由于各地政策不同,稍有差异,最终的报销范围请以当地法规为准。
1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断标准:
1.临床症状:慢性咳嗽、咳痰、气喘;
2.肺功能检查:FEV%和FEV1/FVC70%;
3.X线、ECG、CT等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1.临床症状: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
2.X线胸片检查:符合肺动脉高压或右室增大的肺心病标准;
3.心电图检查:符合肺心病的表现;
4.肺功能检查:FEV%和FEV1/FVC70%;
5.心脏彩超:提示右心室肥厚、扩大,右心房扩大,右肺动脉或肺动脉干扩张
3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
1.临床症状: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
2.查体:哮喘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
3.肺功能检查:有阻塞性或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
4.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
4高血压病诊断标准:
血压达/90mmHg以上,有多次门诊记录并符合以下之一:
1.心电图/胸片/心脏超声提示左心室增大;
2.眼底检查:眼底动脉普遍或局部变窄,动静脉比例达1:2以上或有出血、渗血、视乳头水肿;
3.蛋白尿和(或)血肌酐浓度升高甚至达到肾功能衰竭的标准;
4.脑血管意外或高血压脑病;
5.高血压左心衰。
5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诊断标准:
1.临床症状:反复发作性胸痛或有既往病史;
2.心电图检查阳性(ST段压低≥0.1mv)三次以上(含三次);
3.冠状动脉造影异常;
4.其它特异性检查阳性。
6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
1.器质性心脏病;
2.临床症状:左心衰竭的症状、体征;
3.心功能分级:II级以上;
4.X线检查:心影增大、肺淤血、肺水肿;
5.心脏彩超检查:心脏扩张、EF50%。
7心脏瓣膜病诊断标准:
1.临床症状:有心慌胸闷气紧等心脏病症状,或出现浮肿、尿少、纳差、乏力等心功能不全表现;
2.查体:可有心脏扩大、心脏杂音或心律失常;
3.辅助检查:X线检查提示心脏改变,心脏彩超检查确诊心脏瓣膜病改变。
8心肌病(扩张型、肥厚型、限制型心肌病)诊断标准:
1.临床症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
2.辅助检查:X线提示心脏改变,心影常明显增大,心胸比50%,肺淤血;心电图可见多种心电异常如心房颤动传导阻滞等各种心律失常;超声心动图提示有心肌病特有改变。
9肝硬化诊断标准:
1.病历记载有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嗜酒、化学药物中毒性肝损害、长期循环障碍、营养不良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史;
2.有肝硬化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3.实验检查及影象学检查符合肝硬化改变。
10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1.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或丙肝病毒核糖核酸测定超过正常参考值;
2.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ALT)升高;
3.肝活检发现慢性肝脏炎症。同时具备以上1+2项或1+3即可。
11胃食管返流病(含返流性食道炎、内镜阴性食管返流病)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有烧心、胸痛、吞咽困难、反胃等症状;
2.食道镜或胃镜检查:能准确判断有无反流性食管炎及其炎症程度;
3.酸灌注实验阳性、24小时食管pH实验和食管测压检查:可提示胃食管反流,以此推断返流性食道炎的存在。
12消化性溃疡(包括食管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残胃吻合口及鞍部溃疡)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上腹不适、腹胀、反酸、嗳气等;
2.上消化道钡餐、胃镜检查:提示有消化性溃疡表现。
13慢性肾功能不全诊断标准:
1.有以下慢性病病史: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各种继发性肾脏病(糖尿病肾病、缺血性肾病、狼疮性肾炎、系统性小血管炎肾损害、痛风性肾病、梗阻性肾病等)、间质性肾炎、肾盂肾炎、囊肿性肾病等;
2.影像学检查提示双肾弥漫性病变、双肾萎缩、囊性改变;3.生化检查:血肌酐大于.8?mol/L、肌酐清除率小于30ml/min。
14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
1.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3.5g/24h;
2.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以下;
3.高脂血症。
15肾脏移植术后抗排斥药物治疗诊断标准:
肾脏移植手术后。
16慢性肾脏病诊断标准:
1.肾损害大于或等于3个月,肾脏病理形态学异常或具备肾损害的指标,包括血、尿成分异常或肾影像学检查异常;
2.GFR小于60ML/MIN.1.73M2大于或等于3个月,可有肾损害表现。
17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标准:
1.血常规: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网织红细胞百分数﹤0.01,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2.骨髓象: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正常50%)或重度减低(﹤正常25%),造血细胞明显减少,非造血细胞比例增高;骨髓小粒空虚(有条件者作骨髓活检可见造血组织均匀减少);
3.排除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
18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标准:
1.多次化验血小板小于×/L;
2.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成熟产板型巨核细胞减少;
3.脾不大或轻度大;
4.除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
19地中海贫血诊断标准:
1.血常规检查,异常红细胞形态检查;
2.Hb包涵体检查;
3.不稳定Hb测定(异丙醇试验);
4.Hb电泳;
5.肽链分析;
6.血清铁蛋白测定。
20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
1.类风湿因子阳性;
2.化验室检查:贫血、血清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IgG、IgA、IgM增多;3.X光:关节软骨消失或关节间隙减小或骨质侵蚀,或半脱臼及关节强直。
21痛风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突然发生拇趾、跖趾、踝、膝等处单关节红肿热痛伴血尿酸盐增高或有痛风结节、肾结石等;
2.辅助检查:血尿酸﹥umol/L;24小时尿酸排除量超过在3.6mmol/L(mg/日)。
22老年性骨关节炎诊断标准:
1.60岁以上老年人;
2.临床症状:关节肿胀、疼痛、行走活动不便;
3.X线检查:关节增生退行性改变。
23糖尿病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有多尿、多饮、多食、体重明显减少症状者,空腹血糖≥7.0mmol或餐后二小时血糖≥11.1mmol;
2.无多尿、多饮、多食、体重明显减少症状者,空腹血糖≥7.0mmol/l(mg/dl)二次和/或餐后二小时血糖≥11.1mmol/l(mg/dl);
3.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试验、e肽检测异常。
2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易激动、有高代谢症状,怕热、多汗、纳亢伴消瘦、静息时心率过速症状、甲状腺肿大等;
2.辅助检查:甲状腺功能异常。
25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有低基础代谢症状群:疲乏、行动迟缓、嗜睡、浮肿等;
2.甲状腺功能异常:血清TSH(促甲状腺激素)可升高,FT3、FT4低下(TSH﹥4.8uIU/L、FT4﹤9pmol/L、FT3﹤3pmol/L)。
26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蝶形红斑或盘状红斑、光敏感、口鼻粘膜溃疡、非畸形性关节炎或多关节炎、蛋白尿或管型尿或血尿;
2.抗核抗体阳性,抗ds-DNA抗体阳性或LE细胞阳性,抗Sm抗体阳性皮肤狼疮带试验(非损部位)或肾活检阳性。
27脑血管病诊断标准:
1.有明确的脑血管病病因及危险因素;
2.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病理征阳性;
3.影像学检查阳性:CT或MRI提示有病灶。
28帕金森病诊断标准:
1.有静止性震颤;
2.有肢体强直症状;
3.运动障碍:写字过小症、慌张步态、面具脸、说话不清、吞咽困难;
4.CT:可正常或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改变,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及脑沟增宽、脑室扩大。
29癫痫诊断标准:
1.有明确的癫痫发作性症状或脑电图有典型癫痫波;
2.影像学CT、MRI、或ECT可有相应病灶。
30肺结核诊断标准:
1.临床症状:咳嗽、、发热、咯血;
2.胸部影像学检查提示肺结核改变;或病理诊断结核病;
3.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证实或标本抗酸杆菌涂片或结核菌培养阳性。
31结核性脑膜炎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结核性脑膜炎。
32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诊断标准:
1.有一氧化碳接触史或急性中毒表现;
2.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
3.头颅CT或MRI可有异常发现。
33各种恶性肿瘤诊断标准:
1.各种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
2.影象学检查可见肿物;
3.病理或细胞学检查找到癌细胞;
4.血清标志物检查阳性。
34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1.有精神疾病的典型症状、体征;
2.符合ICD-10诊断标准;
3.医院专科医师的确诊证明书。
35艾滋病诊断标准:
1.有流行病史:吸毒史、同性恋及多个性伴侣史、用过进口Ⅷ因子等血液制品、曾患性病、有出国史、与HIV/AIDS者密切接触及输血史;
2.临床表现:不明原因发热超过1个月,不明原因持续全身淋巴结肿大超过1个月,慢性腹泻,体重明显下降,其他各种机会性感染的症状和体征;
3.AIDS合并其它感染:呼吸道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消化道感染、20其它感染、卡波西肉瘤(KS)、或合并恶性肿瘤;
4.实验室检查:AIDS血清学检查阳性、HIV抗体确认试验阳性、CD4小于个UL。
36青光眼诊断标准:
1.视功能损害(视力下降,视里野缺损);
2.眼压升高;
3.眼底出现青光眼性视盘损伤。
37老年性黄斑病变诊断标准:
1.45岁以上,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生,视力逐年下降或迅速下降,视物变形,眼前中心暗点或暗影;
2.Amsler表、FA或FFA(荧光眼底血管造影)、ICG(吲哚青绿血管造影)、眼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视网膜黄斑专项分析)等有典型改变。
38慢性葡萄膜炎诊断标准:
1.病程≥3个月,症状反复发作;
2.临床症状: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视物变形;
3.眼底检查符合葡萄膜炎改变;
4.FFA(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有典型改变。
39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诊断标准:
1.有糖尿病史;
2.视网膜渗出、出血、水肿;
3.OCT检查:视网膜水肿增长率厚。
40慢性荨麻疹诊断标准:
1.皮肤损害:突发大小不等风团,数目及部位不定,常此起彼伏,多在24小时消退,反复发作,自觉瘙痒或刺痛等;
2.病程超过6周。
41慢性湿疹诊断标准:
1.临床特点:剧烈的瘙痒,皮损多形性,有渗出倾向,反复发作,易慢性化,分布多对称;
2.临床表现:以继发损害为主,患处皮肤肥厚,表面粗糙,苔藓化,有色素沉着,抓痕,点状渗出,血痂及鳞屑等,皮损多较局限,瘙痒剧烈或呈阵发性遇热或入睡时尤为严重分布以四肢多见,病程可达数月或数年。
42白癜风诊断标准:
皮肤损害:色素脱失性白斑。
43银屑病诊断标准:
1.皮疹特点:银白色鳞屑,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
2.组织病理:主要为显著角化不全,棘细胞层增厚,表皮突向下延展,深入真皮。
44围绝经期综合征诊断标准:
1.月经失调、神经系统症状、血管收缩障碍、皮肤感觉障碍等临床表现及体征;
2.实验室;FSH上升、LH上升、E2下降、P下降;
3.辅助检查;子宫附件B超示子宫缩小、子宫内膜变薄、卵巢缩小。
45慢性盆腔炎诊断标准:
1.慢性盆腔疼痛、不孕及异位妊娠、白带增多、月经失调;
2.妇检:子宫压痛、增大、一侧或双侧附件触及条索性包块囊性肿物,压痛;
3.辅助检查:阴道有脓性分泌物,盆腔B超于附件区可见不规则、实性、囊性或囊实性包块,腹腔镜可见内生殖器周围粘连,组织增厚,包块形成。
46骨质巯松诊断标准:
骨密度测定诊断为骨质巯松
47功能性胃肠病诊断标准:
1、临床症状:腹胀、腹痛、腹泻、便秘;
2、胃肠镜检查排除器质性胃肠病;
3、肝脏B超无器质性改变。
以上为慢性病病种与诊断标准,仅供参考,各地区、市标准不同,详细请参照当地医保办法。
此外,虽然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病,但是目前还没有被列入慢性病医保报销范围,所以在此强烈呼吁政府把强直性脊柱脊柱炎纳入慢性病门诊医保范围。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his.com/xyyy/2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