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女士这几天可急坏了,她的孩子刚满2岁,已经反复发热6天,期间带孩子就诊社区诊所,可体温总是反复,就是退不下来。除了发热外,孩子还出现了结膜充血、口唇皲裂、全身红色皮疹等表现。
于是周敏立即带孩子来医院院儿科就诊,儿科皇甫广霞医生在了解孩子的病情后,查体时发现孩子的颈部淋巴结出现肿大,考虑孩子所患疾病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即川崎病,经心脏彩超检查提示冠状动脉已经增宽,需要立即住院治疗。
住院后,立即给孩子应用了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等药物,经治疗后第二天,体温降至正常。让家长不解的是,她的孩子平时体质挺好的,很少生病,怎么会突然得川崎病?
何为川崎病?
川崎病,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年由日本医师首次报道本病,顾名思义其特征为发热、皮肤黏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是一种急性血管炎,在儿童中不算少见,尤其婴幼儿。川崎病的最大危害是损害冠状动脉,是小儿冠状动脉病变的主要原因,也是成年后发生冠心病的潜在危险因素。
川崎病一旦导致冠状动脉狭窄、闭塞,则被称为小儿冠心病。”皇甫广霞医生解释说:川崎病是全身性血管炎,主要累及中小动脉,特别是冠状动脉,部分患儿形成冠状动脉瘤,严重的可发生冠脉狭窄或血栓从而导致心肌梗死。
家长如何初步判断?
川崎病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发热,如果您的孩子出现反复发热,经过门诊常规治疗没有好转,且超过5天,作为家长需警惕本病。
此时应尤其注意孩子是否还有以下表现:
●是否在病程中出现或者曾经出现皮疹:该病皮疹多表现为红色充血性红斑,以躯干及四肢为主,少数情况下,皮疹为一过性,就医时皮疹已消退,所以提醒家长更要仔细观察;
●“小兔子眼”:本病典型症状之一为“眼红”,即双眼球结膜充血。
●口唇特点:典型的川崎病口唇潮红如樱桃,并有干裂、出血,舌头发红,可见芒刺,我们叫做“杨梅舌”
●手足:手指和足趾肿胀、发硬,掌面发红。
●家长能在颈部可触摸到一个个的“疙瘩”,说明存在淋巴结肿大。
●初(1——9天),手指和足趾肿胀、发硬,手和脚的掌面发红。当经过治疗进入恢复期时(9——2l天),出现沿手指和脚趾端指甲床成膜样地大片脱皮,有的宝宝肛门周围的皮肤也出现脱皮,这是川崎病的特征性变化。
预后如何,心脏彩超说了算
“川崎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为血管炎,大多发生于病程2——3周,冠状动脉炎多致冠状动脉扩张(30%——50%),其中一部分发展为冠状动脉瘤,是川崎病最严重的并发症。若冠状动脉瘤持续存在,可发展为冠状动脉狭窄、闭塞,导致缺血性心脏病或心肌梗死等,少数发生瘤体破裂而导致死亡。”陈新民主任医师指出,临床上怀疑川崎病时,心脏彩超是必做检查。如果发现心脏受累,即使体温正常,已经出院,也需要继续用药,医院复查。
定期随访,将治疗进行到底
出院不代表治疗的终止。川医院治疗,也包括已经出院后的家庭治疗,所以出院后需遵嘱用药,医院复查。一般来说,无心脏受累(无冠状动脉病变)的孩子,可以于出院后1、3、6个月及1——2医院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包括体格检查、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心电图、心脏彩超等。如果心脏已经受累,需按医院复查。
川崎病危害大,预防感染很重要
川崎病的危害如此之大,那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呢?尽管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川崎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大量流行病学和临床观察显示,川崎病是由感染所致,尤其是与病毒感染有关,如EB病毒、人类疱疹病毒、人类细小病毒等。所以,家长应积极预防各种感染性疾病。
所以说,该病的治疗不同于普通儿童急性感染性疾病,需要长期随诊,尤其是对于有心脏病变的患儿。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小编删除
妈妈测评
妈妈们用亲身体验告诉你什么产品是好的。
做您育儿好帮手
赞赏
长按广西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医院骗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his.com/xyyy/1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