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血管炎

医学文献译文02影像学上类似皮质肿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CNSV)是罕见的影响中小型血管的疾病。PCNSV年发病率为每百万人2.4例,严重的患病率和死亡率[1-3]。脑血管炎症引起各种神经症状如头痛,偏瘫,精神障碍,很难通过磁共振成像(MRI)常规序列[3-5]诊断。MRI表现为皮质及皮质下,深部白质病变,局灶性出血和不均匀强化联合临床表现提示PCNSV的诊断。脑活检有助于排除肿瘤或其他炎性病变。软脑膜皮质活检是诊断PCNSV的金标准。

区分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与像肿瘤样病变对于规划适当的治疗、估计结果和未来预后是至关重要的[6]。PCNSV常常致命,早期诊断和治疗可能导致更有利的预后[7]。脑血管炎的治疗方案源于治疗用于其他类型血管炎的策略。早期发现很重要因为皮质类固醇治疗常常可以预防严重后果[7,8]。

我们报道一个神经影像学模拟皮质脑肿瘤的PCNSV病例,用大剂量类固醇治疗治疗。

病例报告

一名25岁的女子表现两周的头痛和短暂性右偏瘫。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及其它疾病。脑CT显示左额叶低密度病变,但CT血管造影显示没有发现大脑动脉异常。左额叶的6厘米病变显示T1低信号强度,T2加权和流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图像高信号强度(图1A,B)。SWI无出血表现(图1C)。皮层下病变区域在扩散限制图像上(DWI)显示低信号强度,和ADC显示高信号强度(图1D)。皮质下区域和软脑膜有线性增强(图1E,F)。MR灌注图像显示局部脑血流量降低和乳酸盐峰值在MRS光谱上增加(图1G,H)。发热和癫痫症状加重。实验室检查是血白细胞计数14,/mm3,中性粒细胞比值(82.3%)。C反应蛋白质升高至1.15mg/dL。对于累及额叶病变伴有血管性水肿,占位效应和增强,临床诊断为皮质和皮质下脑肿瘤,如胶质瘤或淋巴瘤。进行活组织检查以排除肿瘤或其他炎症病变。术中,蛛网膜增厚黄色变,皮层和皮质下区域呈正常(图2A)。脑中显示出显著的淋巴细胞浸润小血管(图2B),淋巴细胞是CD3和CD79a阳性(图2C,D)。蛛网膜显示纤维化改变。患者没有任何潜在的疾病,包括免疫疾病。抗核抗体,环瓜氨酸肽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和类风湿因子水平在正常范围内。给予大剂量类固醇激素后,患者症状好转。两个月后,随访脑MRI显示T2/FLAIR高信号病变程度减少,左额叶皮质下皮质增强减少(图3)。

图1: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MRI表现:左侧额叶T1低信号强度(A),T2加权高信号强度(B);SWI无出血表现(C);ADC显示高信号(D);(E、F)显示为点状及线状增强。MR灌注图像显示局部脑血流量降低和乳酸盐峰值在MRS光谱上增加(G,H)。

图2: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手术和病理学发现:(A)蛛网膜增厚黄色变,皮层和皮质下区域呈正常,(B)血管周淋巴细胞浸润(苏木精和伊红染色;原始放大倍数×),C:CD3的免疫阳性(原始放大倍数×),D:CD79a的免疫阳性(原始放大倍数×)。

图3:改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MR放射学检查结果,两个月后,随访脑MRI显示T2高信号病变程度减少(A),左额叶皮质下皮质增强减少(B)。

讨论

PCNSV的病因是未知的。然而,由于脑血管炎和感染之间的关联,已经提出感染因子作为触发因素。PCNSV诊断的中位年龄约为50岁,大多数患者被诊断为37岁至59岁[9]。随访期间死亡率增加与脑梗死和大血管有关。临床表现是非特异性的,许多不同的症状可以进展,包括头痛,认知障碍,共济失调和癫痫发作[7]。大多数发病时是阴性的。

PCNSV的MRI检查结果是多变的,根据MRI结果诊断可能很困难。共同的MRI表现为双侧多个不对称的幕上病变涉及灰白质,主要在皮质下和深部白质,胼胝体。它们有轻度或无占位效应,局灶性出血,异构脑实质,软脑膜增强,正常的脑血管造影。脑内出血见于11-12%的病例[7]。增强模式是可变的。已经报道了不规则皮质下条纹,点状增强,脑膜增强,局灶性皮层或弥漫性实质增强。对于这些患者推荐开放性脑活检。病变模拟脱髓鞘疾病,梗死,弥漫性白质病,脑炎,脑淀粉样血管病变,以及像胶质瘤或淋巴瘤等肿瘤样病变[5,10]。这个病例,MRI显示额叶相关病变伴有血管性水肿,占位效应,皮层下线样增强。临床诊断是恶性皮质脑肿瘤如胶质瘤或淋巴瘤,活检对鉴别诊断是必要的。PCNSV患者的血液检测结果通常是正常的,包括急性期反应物,抗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和抗磷脂抗体[7]。在我们的病例,白细胞计数升高与嗜中性粒细胞比值增高,C反应蛋白轻度升高。

Calabrese和Mallek[11]提出了PCNSV的诊断标准,包括经过初步基础评估后,获得病史或临床结果;具有血管炎经典特征的脑血管造影或显示血管炎的CNS活检;没有系统性血管炎或任何其他疾病的证据。然而,脑血管造影特异性低至30%,活检用于PCNSV的确定性诊断[12,13]。PCNSV的组织病理学发现显示3种主要模式:肉芽肿,淋巴细胞和坏死性血管炎[7]。肉芽肿性血管炎是最常见的模式(58%),具有血管中心单核和肉芽肿性炎症。淋巴细胞性血管炎是第二常见的模式(28%),显示与浆细胞浸润和血管破坏相关的淋巴细胞炎症。儿童常见报告血管造影阴性的淋巴细胞PCNSV。坏死性血管炎是最少见的模式(14%),与透壁纤维素样坏死有关,导致颅内出血。

PCNSV的结果通常是致命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可能导致更有利的预后[7-9]。脑膜和实质增强病变与认知障碍相关,但对免疫抑制治疗反应良好[7]。快速进展的症状通常与致命结果有关。使用血管造影显示双侧大脑血管许多病变;它们与具有病理性肉芽肿或坏死型特征的多发双侧脑梗死有关,治疗反应差。大约4%的PCNSV病例像孤立性肿瘤样病变[14]。在某些情况下,切除治疗,大剂量类固醇,环磷酰胺,硫唑嘌呤和免疫球蛋白显示有利的结果[1,2,5,7,9,11]。

综上所述,肿瘤样PCNSV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因为患者可以用高剂量类固醇治疗。我们报告累及左额叶的血管炎病例,伴有血管性水肿,占位效应和皮质下线性对比增强,无出血或梗死。

病例来源于:深圳神经疑难罕见病论坛

文献病例提供者:群主褚晓凡教授

需要原文点击获取原文链接下载

赞赏

长按







































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较好
白癜风患者的就医误区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his.com/xyyy/127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