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血管炎

葡萄膜炎SUN新分类标准第13期Be


白癜风初期有什么征兆 http://m.39.net/pf/a_4577569.html

Behcets病是一种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和葡萄膜炎为特征。男性比女性多见,尤其是15~25岁年轻男性,可单眼或双眼发病,易反复发作。几乎所有的患者都存在口腔溃疡,皮肤病变约占70%,生殖器溃疡约占61%。葡萄膜炎可仅表现为眼前节受累,但更常见表现为全葡萄膜炎伴闭塞视网膜血管炎和/或局灶性白色浸润(图1~3)。

葡萄膜炎的典型临床表现:

1.前葡萄膜炎(急性非肉芽肿性,常伴无菌性前房积脓);

2.前和中间葡萄膜炎(玻璃体雪球样浑浊);

3.孤立性后葡萄膜炎;

4.全葡萄膜炎;

5.眼底表现:易发生视网膜血管炎和视网膜炎,早期多为视网膜毛细血管炎(FFA呈羊齿状外观),易出现视网膜水肿、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出血,后期视网膜血管闭塞表现为白线状;

6.FFA可见弥漫性视网膜毛细血管渗漏(羊齿状外观),视网膜血管扩张,血管壁染色或视网膜血管闭塞伴随大片无灌注区域,视盘染色,黄斑区可见囊样水肿。

图1,Behcets病患者眼底彩照:闭塞性视网膜血管炎,颞下方视网膜血管呈白线状,伴大量视网膜出血。

图2,Behcets病患者FFA:视网膜血管炎引起的视网膜无灌注、血管染色和视网膜出血。

图3,Behcets病患者眼底彩照:局灶性浸润(“白斑”)

分类标准

通过基于信息学的病例收集、基于共识的病例选择和机器学习,国际葡萄膜炎术语标准制定研究小组制定了Behcets病的分类标准,见下表:

研究表明,Behcets病分类标准误分类率较低,能很好地与其他感染性后葡萄膜炎和全葡萄膜炎鉴别(VKH、交感性眼炎、肉瘤性全葡萄膜炎、梅毒性全葡萄膜炎和结核性全葡萄膜炎)。临床可能遇到类似Behcets病的葡萄膜炎病例,特别是表现为闭塞性视网膜血管炎的病例,但并没有任何全身表现。这些病例是一种特殊形式的Behcets病,还是一种未分类的视网膜血管炎?尚不清楚,但这类患者还不包括在Behcets病葡萄膜炎的分类中。

治疗

未经治疗的Behcets病患者预后差,致盲率高(75%)。单用全身皮质类固醇可能降低失明率,但不足以改变长期预后。早期可使用免疫抑制治疗包括抗代谢药物,如硫唑嘌呤、霉酚酸酯,烷基化剂(如氯霉素),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如环孢素和他克莫司)。生物制剂,特别是TNF-α单克隆抗体,例如英夫利昔单抗和阿达木单抗,似乎疗效显著。

注:分类标准不同于临床诊断标准,尽管两者都力求将错误分类降至最低,但诊断标准通常强调敏感性,而分类标准强调特异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his.com/xyxc/959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