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血管炎

文献解读血液灌流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


不要误认为使用眼药比较简单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jiankangzixun/baidianfengxinyao/29852.html

研究目的

探讨对小儿过敏性紫癜(HSP)行血液灌流(HP)治疗的效果和对患儿免疫功能、炎症因子以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一般资料

年4月至年6月我院收治的HSP患儿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和授权,所有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HSP指南,确诊为HSP;患儿出现呕血、便血、剧烈腹痛、严重皮疹等症状,B超结果显示存在腹腔积液;家长配合调查研究。

排除标准:凝血功能存在障碍;皮肤表现出细菌感染的症状。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实施禁饮水、止血、抗凝、抗过敏、解痉等常规治疗;

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HP治疗。血流量初始速度为60~90ml/min,逐步升至ml/min,每次2.5h,每隔两天一次;治疗次数按照患儿的实际病情决定,直至患儿病情好转为止。

1.4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免疫功能。包括凝血功能情况、炎症因子及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包括:患儿住院、关节疼痛、便血缓解、腹痛缓解以及紫癜消退时间。凝血功能、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两组患儿空腹静脉血进行检测。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APTT)。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儿住院、关节疼痛、便血缓解、腹痛缓解以及紫癜的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两组患儿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凝血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FIB低于对照组,而PT、APTT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炎症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IL-10、IL-6、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免疫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CD4?、CD3?高于对照组,而CD4?/CD8?、CD8?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研究结论

应用HP治疗HSP的效果更佳,能使患儿的炎症因子、免疫功能以及凝血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值得推广及应用。

讨论

HS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血管炎性疾病,在儿童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病率,该病累及全身多脏器,包括皮肤、关节、胃肠及肾脏等。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免疫复合物介导的小血管炎是HSP的主要免疫病理机制。HP能针对性地清除抗体及免疫复合物、炎症介质、大大降低炎症介质在HSP的发展过程中的损害,有助于机体早期恢复。

综上,采用HP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提高HSP患儿的治疗效果,对患儿的凝血功能、身体免疫功能以及炎症因子等都有显著改善。HP的治疗方法可以考虑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文案整理:陈凯、杨春梅、林伟雄编辑:苏碧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his.com/xyxc/604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