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7岁,以“浮肿伴肉眼血尿1月"之主诉于.5.8日收入院,入院时感心慌、气短、乏力,时有咳嗽,伴少量白色粘痰,活动无耐力,食纳差,诊断为“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肾损害”,住院后肾内科在杨小娟主任的带领下,在全科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在工程师的指导下,血透室贺玉霞,刘华刚护士长带领科室护士对该患者进行了双重血浆置换治疗。患者治疗前化验相关指标:补体C3.38.1mg/dI,补体C4.7.29mg/dl;治疗后化验:补体C3.72.6mg/dl,补体C4.16.8mg/dl得到了明显提高,患者相关症状、体征较前均有明显改善,精神好转,气短、乏力缓解,肉眼血尿消失,休息好,病情好转出院。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主要是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在血管炎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为重要的血清学诊断依据,所以原发性小血管炎又称为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本病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也是近10-20年来国际国内研究的热点,本病临床特点是发热、贫血、肺和肾功能损害、血沉增快等。ANCA相关性血管炎以肾和肺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基本病理改变为坏死性小血管炎。目前的治疗方法,除激素免疫抑制剂外主要采取血浆置换疗法,我科对该类患者的以往治疗,均采取血浆置换疗法,且效果显著。但因血浆置换需大量血浆,而目前因血制品短缺,科室开展了双重血浆置换治疗技术,弥补了血浆短缺的困扰,达到了治疗目的。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是通过对一级分离后的致病血浆进行二级分离,然后将弃除致病因子后的血浆与血液有形成分一同输回体内,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选择性血浆分离疗法。DFPP是在膜式血浆分离技术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该技术相对膜式血浆置换方法具有安全性高、适用范围广、营养物质丢失少、血浆使用量少等特点。该技术目前已成为临床多学科的重要治疗手段。如各种药物、毒物中毒,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病,结蹄组织病,血液系统疾病等已经非常广泛应用。双重血浆置换操作方法简单,以白蛋白、代血浆代替了新鲜血浆,而解决了血浆短缺情况,达到了治疗疾病的目的。该技术的开展使科室业务发展再上一台阶,为ANCA相关性肾炎及其它免疫相关性疾病,为血液系统疾病、肾脏疾病、结鍗组织病等疾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为医院赢得了经济及社会效益,同时也填补了陕北区域肾病治疗的一大空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赞赏
长按白癜风的发病原因中科白癜风医院国庆送健康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his.com/xyss/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