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血管炎

介入设备器材药品使用高压球囊和低压球


主讲医生:张子曙教授

拥有美国最高级放射行医执照ABR;芬兰kuopio大学医学院博士后;湖南首位影像介入学博士。具有欧美多国放射及介入学10余年工作经历。致力于美国医疗精准化、规范化理念体系的引入,希望对长期从事放射与介入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带来帮助,现医院放射科主任,博士生导师。

高压球囊和低压球囊的使用有何不同?

球囊的使用需要量力而行,所谓“力”,就是球囊的爆破压,它表示球囊的最大扩张压,低压球囊和高压球囊,两者在中国市场的差价较大,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哪些病变需要使用高压球囊?

总的来说,管壁全层受累的病变强度较高,往往需要高压球囊,如静脉狭窄/闭塞,血管吻合口狭窄、腔道(如胆道)吻合口狭窄等;

非全层受累的管壁,病变强度较低,低压球囊往往奏效,如动脉粥样硬化(内膜受累为主)、FMD(中膜受累为主)、血管炎并发症(中膜受累为主)等。

值得注意的是,FMD和血管炎引起的血管狭窄,血管壁薄弱/脆弱,容易导致血管破裂,因此在PTA时需要谨慎,FMD采用1:1扩张。

而活动性血管炎是球囊扩张的绝对禁忌

评估血管炎的活动性除了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外,我们可以采用MRI进行评估,表现为血管壁T2高信号以及增强扫描呈现血管壁延迟强化。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his.com/xyks/861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