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血管炎

脚丫发出的4个求救信号,是在提醒糖尿病人


和身体的其他部位相比,足部长期在身体压迫之下,更容易缺血缺氧,导致下肢发凉,麻木,腿部"抽筋"。当下肢出现异常,比如:足部麻木,走路的感觉好像踩着棉花一样,或者有针刺感,严重时局部变黑。最后形成坏死、溃烂时,糖尿病足也就爆发了。

当糖尿病足即将爆发时,脚丫也会及时发出呼救,提醒糖尿病人,要引起注意,所以,当脚部出现以下4点异常时,一定要及时就医:

1.糖尿病足患者早期足部下垂的时候,足部会因此变成紫红色,血循环很差,使足部微血管扩张,而且因动脉血压很低,血流缓慢,血液的颜色透过较薄皮肤,使足部皮肤呈紫红色。

2.处于初期阶段的糖尿病足患者,足底以及足背开始出现水泡以及血泡,经常会出现烫伤、冻伤、鸡眼等症状,同时足部可能常发生浅表损伤以及溃疡。

3.自主神经受累表现为皮肤正常排汗、温度及血运调节功能丧失,导致局部组织柔韧性降低,形成厚的胼胝以及更易破、碎和开裂。

4.肢端皮肤出现干裂或水疱、血疱、糜烂、溃疡、坏疽或坏死。

怎样才能及时发现糖尿病足?

除了通过上述4点症状进行简单的判断外,糖尿病患者还可以做一个下肢动脉造影,以明确是否有下肢血管问题。同时,医生指出,糖尿病患者控制好血糖,可防止糖尿病足的发展。

日常护理怎么做?

日常护理中,溃烂局部先用双氧水冲洗干净之后,用棉球碘伏涂擦伤口先给予消毒。

2.袜子应穿着吸汗,透气性好的袜子,不要穿有补丁或破口的袜子,以免脚受压不均,影响血液循环。

3.剪脚趾甲时,不能剪得太秃了,剪刀要平着剪,不能往里剪,以免合并甲沟炎,易感染,也不容易好.剪平就行了,不要太短。

简单实用的足保健操,在家就能做:

1.注意小腿及足部运动锻炼。将一脚垫高2cm左右,手扶椅子靠背,前后甩动另一只脚,重复10次,换另一只脚,再做10次。

2.双臂在胸前交叉,坐下,起立,重复10次。如此能够促进患者腿部血液循环,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病。

怎样预防糖尿病足?

糖尿病一旦确诊,就没有早晚期之分,都要控制好血糖。所谓早期,可以严格控制饮食,就是每餐饭吃多少一定控制好,不可随意多吃,开始减少饭量会很饿,可以增加蔬菜,蔬菜是可以多吃的。

此外,还要多运动,运动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通过运动,加速身体血液循环,防止血管闭塞,导致血管炎或糖尿病足等并发症的产生。另一方面,运动消耗能量,可降低血糖水平。要预防糖尿病足的产生,控制住血糖是关键。

END

糖顾问

王秀敏医师

长按下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his.com/xycr/769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