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血管炎

ACR疾病生物标志物新发现


?

作者:姚中强来源:中国风湿病公众论坛

一、红斑狼疮的疾病生物标志物

Claim教授讲了红斑狼疮的生物标志物,他举了一个病例说明,一位18岁女性,有发热、口腔溃疡、精神异常和谵妄,抗核糖体P抗体阳性,诊断为神经精神性狼疮,激素冲击治疗后好转,3年后发生狼疮肾,在诊断精神神经性狼疮过程中,抗核糖体P有重要诊断价值,特异性较高,这是一种生物标志物。

狼疮肾炎发病机制中,TWEAK/Fn14通路起重要作用,TWEAK表达于活化的单核细胞上,结合表达于肾脏细胞上的Fn14后,活化NFkB和MAPK信号通路,而起到促进血管增生、促发凋亡和促炎作用。尿中的uTWEAK与肾活动性积分成正相关,狼疮肾炎复发时其水平升高,非肾脏疾病复发时,其水平也升高。血清及尿中Fn14水平与狼疮肾活动均相关。

另外,致病性自身抗体沉积于肾脏后,可以上调lipocalin表达,因此,尿中存在lipocalin提示狼疮肾病活动。有研究表明,狼疮患者尿中lipocalin水平高于正常对照人群。

在红斑狼疮中,补体的活化发生于组织损伤之前,因此补体的检测至关重要,C4d可稳定结合于多种细胞表面,提示补体活化。结合于红细胞的C4d(即EC4d)和结合于B细胞上的C4d(即BC4d)升高最常见于红斑狼疮,红斑狼疮患者SLEDAI评分在1-6分时,结合于细胞表面的C4d有70%升高,而补体下降仅仅47%,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率仅为32%;而SLEDAI在7分以上者则,结合于细胞表面的C4d升高者为87%,而补体下降和抗DNA抗体升高者分别为70%和60%,提示这是一种比传统抗DNA抗体和补体水平更好的疾病生物标志物。

二、血管炎的生物标志物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peter教授讲了血管炎的生物标志物。生物标志物包括抗体、细胞因子、趋化因子、遗传标志物、基因表达标志物和表观遗传学标志物。

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表明,PR3抗体阳性者比MPO抗体阳性者复发更多,提示PR3抗体是ANCA相关性血管炎复发的危险预测因素。有诸多文章报道不同生物标志物与血管炎病情活动性相关,但目前并无理想的生物标志物。新发的临床表现往往提示疾病活动。尽管荟萃分析表明,ANCA滴度升高提示病情活动的可能性为2.84,实际上,滴度升高并不足可靠地预测疾病复发并指导治疗决策,依赖ANCA滴度的治疗可能导致过度治疗。未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于新的临床试验或队列研究再分析。

研究表明,抗PR3-ANCA阳性患者治疗2个月时,如果不能成功抑制calprotectin,则6个月时的复发增加。全基因组基因表达谱研究可区别不同粒细胞亚群,这些低密度粒细胞可能可预测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治疗反应。年的《自然》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纳入了59名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纯化患者的CD8+淋巴细胞,使用芯片技术进行表达谱分析,发现有某些亚群T细胞者疾病复发风险增加,其表达谱与疾病活动性或治疗无关;复发者中表达增加的基因包括TCR和IL-17R(CD)。

最后,作者总结认为,虽然目前没有理想的血管炎疾病活动性生物标志物,对患者的问诊和体检仍然是最好的标志物;血管炎治疗中最重要的是严密随访和监测患者;当然讲者指出,将来的研究还是有可能发现更好的生物标志物的。

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在风湿免疫领域的行医经验或故事?想对最新发布的指南或者研究发表自己的见解?欢迎投稿至zw

yxj.org.cn,期待您的投稿。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请点一下底部的大拇指或者分享到朋友圈给小编一点鼓励吧^_^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his.com/xycr/750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