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血管炎

关于ANCA的随想


前几天看到一则关于“气功大师”王林去世的新闻。官方说法王林死于ANCA相关性血管炎、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炎导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

作为一名吃瓜群众,并不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但ANCA这个生疏的病名颇为吸引眼球,所以抽空查了一下:

ANCA,全称为Antineutrophilcytoplasmantibody--抗中性粒细胞细胞质抗体,是一种自身免疫性抗体(抵抗人体自身组织的抗体)。ANCA相关的血管炎是小血管血管炎,包括肉芽肿与多血管炎(以前称韦格纳肉芽肿病Wegener’sgranulomatosis),微小多血管炎和嗜酸性肉芽肿与多血管炎(Churg-Strauss综合征),肾脏受累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被认为是第四种类型。

ANCA相关性血管炎颇为罕见,而且和其他很多自身免疫性疾病一样,“病因未明”。治疗方面也主要以免疫抑制治疗为主,包括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或利妥昔单抗等免疫抑制剂的治疗。

很高兴您看到这儿还能坚持,没被那么多生疏的术语吓倒。我们接下来把术语扔一边,从身心联系角度一起来聊一聊免疫系统的一些事儿。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护卫军队”。免疫细胞随时巡逻在身体各处,既负责随时消灭清除入侵的敌人(病毒、细菌、致病微生物等等),又要镇压叛乱的内敌(变异的细胞如肿瘤细胞等),有时还要负责清理埋葬老死的国民和战死的士兵(坏死或损伤的自身组织)。免疫军队责任重大,其中最艰难的任务是分清敌友并作出恰到好处的反应。反应太轻抵御不了强敌入侵—感染甚至肿瘤得以滋生;反应太重草木皆兵,如同暴政伤及无辜的国民—自身免疫性疾病就是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自身组织的后果。

心身联系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有着双向的作用。紧张、焦虑等情绪引起的糖皮质激素(如可的松)等“压力激素”释放增加,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使得人体抵抗力下降。所以压力大的情况下人更容易感冒。那么另外一个方向呢?对免疫系统过于活跃引起的诸如过敏、自身免疫性疾病怎么解释?那就涉及人体的“适应性”--为了适应环境所进行改变的能力。正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长期的慢性压力导致体内可的松等激素水平长期处于高水平,这些激素的受体敏感性逐渐下降,从而身体对免疫系统的调控能力下降,免疫细胞敌友不分,发起了对自身组织的攻击。

当然,这样的理论还需要得到更多的科学研究证据支持,各种不同的免疫相关疾病具体生理、病理机制也有更复杂的路径。但是当我们开始从身心联系的角度看待健康相关的问题时,我们能更敏感地看到疾病后面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而这些问题每天都发生在我们周围。

比如在我现在的办公室(医院做临床科研工作,和另外3位美女共享一间办公室,她们有的也是科研人员,有的是护士),L最近经常感冒,上周有一天因为重感冒不能来上班。跟她交谈后知道,她的老板是一位精力旺盛的工作狂人,L感觉再怎么努力都赶不上老板的工作节奏,压力很大。反应到身体方面,她入职以后隔三差五地感冒。K是一位经验丰富、很有能力的科研护士,帮助老板管理NIH数百万美元的多中心科研项目,回家要照顾两个3岁的双胞胎儿子,同时在职攻读护理博士学位。焦虑也是她常常要面对的挑战。有次她焦虑情绪爆发,我鼓励她进行腹式呼吸帮助身体放松,她尝试几次后告诉我,她没有办法进行腹式呼吸,也很难让自己的身体放松,因为从少女时期开始就要求自己收腹,保持完美体态。这种完美主义的要求也让她无法降低对生活中的所有方面的要求,总是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所以在多重压力下持续地处于焦虑状态。A是护士,去年忽然失去了唯一的哥哥。她需要承受自己的悲痛,也需要安慰失去爱子的双亲,还需要完成全职的工作和在职的护理博士学习。她哥哥去世几个月后,她发现自己出现严重的“牙痛”,以为蛀牙严重去看了牙医。但牙医检查后告诉她,并没有发现任何的蛀牙,她的问题在于颞颌关节周围的肌肉紧张。原来“咬紧牙关”挺过生活痛苦时光的态度真的让她咬紧了牙关而产生了问题。了解我们的心理问题,让我们彼此更加友好亲密,也更加容易彼此关心和支持。为身边的朋友泡上一杯茶,按按她紧张的双肩,沟通,交谈,鼓励……我们需要这样友好和互相支持的工作环境。

回到文章开头的事件,从新闻上这仅有的信息中,我们可以大致猜想到“大师”常年处于高度压力状态。骗天骗地,却骗不了自己的内心,担心有一天谎言被揭穿,担心苦心经营的骗局终有一天成为泡影,担心所有的金钱权势一朝落空……长期、极度的压力和内心恐惧之下,免疫系统处于混乱状态之中,最终发展出来这样一种罕见的疾病……

我并不是想说,所有疾病都由心理因素导致。遗传、环境、营养、中毒、意外伤害……还有很多因素在疾病的产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想强调的是心身的联系是确切存在的,对任何人都通用。在医学科学还没有发展到能精准地解释一切疾病之前,我们常常还是需要用这样一种偏向于哲学的思想思考问题(哲学本就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发源基础)。当了解心身的联系,我们就可以在疾病的产生过程中掌握更多的主观能动性,从而避免不良心理因素对疾病产生的诱导作用。又或者可以通过主动改变,以积极的心态去影响甚至逆转某些疾病的进程。生活充满各种选择。希望选择健康,也意味着需要选择真诚、善良、宽容地对自己、对他人。

对亲爱的读者们,我更想强调的是宽容地对自己。我们可以看到身边太多善良的人,对自己要求苛刻,长期自我压抑、自我否定、自我怀疑,并且把这些负面情绪散布给周围的亲人,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和压力相关的各种疾病。我梦想有一天,善良的人们都能在关心照顾帮人的同时,懂得欣赏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宽容自己软弱的人性,平和而健康地生活。

而中华文明的平衡、协调思想是我们最有力量的武器,拥有平衡、协调的内心,更可能享受到身体的健康和生活的和谐。

盼共同微笑前行,前路漫长而风景优美。

参考文献:

JasonM.satterfield.().Mind-BodyMedicine:TheNewScienceofOptimalHealth.TheTeachingCompany.

Pagnoux,C.().UpdatesinANCA-associatedvasculitis.EuropeanJournalofRheumatology,3(3),-.

业余时间做这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his.com/xycr/733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