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血管炎 > 血管炎传染 > 走进二二医院实验室,纵观20年检验发展
当前位置: 小血管炎 > 血管炎传染 > 走进二二医院实验室,纵观20年检验发展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〇二医院检验科李云慧主任专访
文
集团市场部贾惠麟
引言
20年能带来哪些改变?一棵杉树苗能长高16米,一个呱呱啼哭的婴儿长成风华正茂的青年……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〇二医院检验科免疫实验室开展自身抗体检测20周年。20年发展成就了该实验室在当地的极高影响力,在它的发展道路上,与欧蒙的携手合作成为里程碑式的事件。自年合作以来,双方合作从最初的单一自身免疫领域扩展到现在涵盖自身免疫和病原体,覆盖三种方法学,涉及13种试剂产品,陆续采用欧蒙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实现了三种方法学的自动化上机操作。欧蒙助力实验室发展,实验室需求为欧蒙产品研发指引方向,两者在共赢合作中一路并肩走来。
20年,实验室见证了自身抗体检测的发展路程,从实验室杀鼠取肝自制基质、利用对流免疫电泳法、间接免疫荧光法手工检测HEp-2基质,到间接免疫荧光法自动化操作,二〇二医院免疫实验室,深切感受到了血清学抗体检测的每一次进步。
欧蒙集团于年成立于德国著名的吕贝克大学,30年来,欧蒙秉承前沿、专注、创新、突破的宗旨领军全球医疗检验行业,以其权威的技术、高品质的产品,逐步成为国际众多医疗服务机构的优选体外诊断品牌。
日前,小欧专访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〇二医院检验科李云慧主任,给我们分享这20年检验科免疫实验室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对未来实验室检测的展望。
专家介绍
李云慧,细胞生物学博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〇二医院检验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军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军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委员,原沈阳军区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兼任辽宁省细菌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辽宁省产科危急重症转化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承担全军课题2项、省级课题4项、军区课题2项,获得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20余篇。
“小欧:
据了解,欧蒙年进入中国之前,国内自身抗体检测处于多样化阶段,大多依赖实验室自己手工制备各检测基质和试剂。而在年,贵院就已经成功开展自身抗体检测项目,并且是辽宁省首家开展自身抗体检测的实验室,您能介绍一下贵院当时采用的实验方法吗?
”李云慧主任: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们解放军二〇二医院的中医风湿科医生已经意识到自身抗体的检测对于疾病诊断具有非常大的临床价值,因此对自身抗体的检测提出了明确需求。基于这种需求,年,我科室开设了临床需求最迫切的三种项目,抗核抗体(ANA)测定(间接免疫荧光法)、抗dsDNA抗体测定(间接免疫荧光法)、抗ENA抗体测定(对流免疫电泳法)。
不同于我们现在的检测流程,当时这些实验的操作还涉及到很多前期的准备工作,比如当时对抗核抗体的检测,需要自己制备基质载片,前期饲养大鼠,实验时要杀鼠取肝,然后将鼠肝剪成平面块,将切面轻压于载片上,在载片上留下薄层肝细胞,一块肝细胞切面可以连续印制10到20张载片,然后把它们吹干、密封、保存于-20摄氏度冰箱中备用。
另外的两种项目检测在当时同样没有成品试剂盒可以使用,需要对短膜虫以及去除脂肪和结缔组织的小牛胸腺进行加工处理,手工制备成可以使用的抗原片,过程非常繁琐,检测材料的准备时间要用到1到3天时间。而对流免疫电泳的检测更是要用近27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完成一次检测。
90年代二〇二医院检验科免疫实验室刘君等老师在做实验
由于实验操作的复杂性需要较长的实验时间,所以当时不是每天都做实验,一般都是攒着标本,1周到10天做一次实验。当时这些项目的开展,为临床带来很多疾病诊断价值,为推动风湿免疫疾病确诊及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可同时,当时的方法存在很多问题,如报告的回报时间很长、一次完整的实验检测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没有统一的质量控制标准,试剂的可靠性、稳定性得不到保证,进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得到不到保证。
年,我们参加了欧蒙在上海举办的《自身抗体检测技术培训班》,引进了以滴定平板技术、生物薄片马赛克技术、组织活化技术为优势的欧蒙间接免疫荧光试剂,以及欧蒙斑点法试剂。这些高度成品化、商品化试剂盒给自身抗体检测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当时感受最深的就是实验周期得到了大大的缩减,以前需要动辄几天才能完成的检测,现在只需要1个多小时就可以完成了;其次,准确率和批间及批内一致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这在当时得到了临床医生的一致认可。
欧蒙创新技术生物薄片马赛技术
“小欧:
我们免疫实验室这20年里,开展了哪些项目检测?有没有因为开设的检测项目帮助到临床诊断的例子?
”李云慧主任:
自身免疫方面,除了年开展抗核抗体检测后,陆续也开展了抗平滑肌抗体(ASMA)、抗肝肾微粒体1型抗体(LKM-1)、抗肝细胞溶质抗原1型抗体(LC-1)、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SLA/LP)、抗Ro-52抗体;狼疮抗凝物(LA)、抗心磷脂抗体(aCL)和抗β2-糖蛋白1抗体(β2-GP1);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等项目检测。为自身免疫性肝炎、抗磷脂综合征、ANCA相关血管炎等疾病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同时,也开展了比如呼吸道病原体谱IgM抗体检测等病原体以及过敏性鼻炎、荨麻疹、食物过敏等过敏原检测。
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A/B和副流感病毒等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门诊和住院最常见的病原,对住院的呼吸道疾病患者筛查CAP常见病原,能为临床尽早针对病因用药和制定准确的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实验室依据。这些项目的开展,为疾病确诊及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有助临床患者有效诊治的例子很多,这里举一个例子,年4月,某部队一位女士官,入院观察,症状为不明原因发热。
其13日和14日检验结果显示如下:
临床医生怀疑其可能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在4月15日,其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如下:
医生根据检测结果及临床表现才最终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经过一系列用药治疗,6月份再次检测时,dsDNA和组蛋白均转阴;尿蛋白定量0.48。
这位女患者最终的成功诊治,在二〇二医院免疫试验时服务于沈阳军区官兵的20年间,只是非常普通的一个例子。因为在很多偏远地区的官兵,受当地医疗条件限制,无法得到有效的诊断,最后来二〇二医院会诊,通过检测抗核抗体等自身抗体指标,这些官兵的疾病才得到准确的诊断,这些最终被确诊的疾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以及干燥综合征(SS)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病官兵继而获得了及时有效的治疗,成功挽救了生命,生活和工作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小欧:
我们实验室采用了多套欧蒙的自动化设备,请问这些设备给实验室日常工作带来了哪些影响?
”李云慧主任:
目前,我院检测实验室自身免疫、过敏原、病原体检测,基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法、欧蒙印迹法三个方法学检测。从年配置了第一台全自动免疫印迹仪设备开始,逐渐配置各自动化设备。现今,三个方法学检测已经基本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标准化检测。
比如抗核抗体、呼吸道病原体谱等荧光检测项目,实验室正在使用全自动间接免疫荧光操作/酶联免疫一体机SprinterXL进行荧光制片,以及使用荧光显微镜EUROStarⅢPlus进行荧光片判读。SprinterXL工作效率很高,尤其是在呼吸道病原体谱检测制片方面。呼谱项目检测需求量大,一般每天都会开展检测实验。在呼吸疾病高发时的季节,每天检测数量达到80余人次。SprinterXL的引入,完全实现了这些样本的自动化操作,解放了人力。
实验室内全自动间接免疫荧光操作/酶联免疫一体机
SprinterXL
实验室从年开展呼谱项目检测,最初为手工操作,该实验需要对样本添加吸附剂进行去除RF的处理。由于不同样本有不同稀释度需求,需要对样本进行两种稀释度处理。当样本量大的时候,需要专人操作该实验,样本管理及操作非常烧脑。
从年开始,使用SprinterXL上机操作,解放了人力,同时避免了人为误差。目前开展的荧光项目,包括ANA、ANCA、dsDNA、AKA、AMA和ELISA方法学的CCP项目,均实现了上机操作。之前手工操作时,这些项目的开展需要固定3个人来实现,而在引入SprinterXL自动化操作设备后,双方法学同时上机,只需要一位人员就可以实现同等的工作量,最大程度地优化了检测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针对ANCA相关血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相关疾病,实验室也通过欧蒙印迹法检测相关靶抗原,免疫组配有欧蒙分体式自动化EUROLINE检测工作站进行自动化检测。印迹仪+成像仪组建的EUROLINE工作站,实现了EUROLINE全过程自动化及标准化操作。
科室配备了两台全自动免疫印迹仪——EUROBlotMaster44和EUROBlotMasterII,实现了温育与清洗自动化;一台扫描仪EUROLineCamera具有风干模块和万像素的数字成像模块,配合欧蒙印迹法判读软件EUROLineScan可以实现标准化结果判读。
实验室内EUROLINE工作站一角全自动免疫印迹仪
实验室内EUROLINE工作站一角扫描
EUROLineCamera
三台仪器各司其职,每天都各司其职,兢兢业业地运行工作。EUROBlotMaster44做ANCA谱,每天大约10个样本;EUROBlotMasterII做ENA和ANA谱,每天有40多个样本。上午完成膜条加样、温育、清洗工作,实验人员在午饭前,将ANCA谱反应膜条放进扫描仪内,使其进行自动风干、成像、判读工作,午休时间即可完成。下午开始处理ENA和ANA谱膜条,在14:30左右,就可以将全部检测结果发出报告。EUROLINE工作站这种分体式组合的自动化检测系统,让我们能灵活分配任务,给工作带来很多便捷。
总之,我对自动化给实验室带来的变化感触非常多,自动操作和自动判读节省人工,让操作流程优化,实验标准化,检测效率不断提高。检测项目种类及数量不断扩增,为临床诊断提供越来越多的诊断依据。减少人为干预的同时,检验人员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用于结果的解读和与临床医生的沟通上。另外,自动化的实现解决了未来样本量上升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高通量的仪器满足了对样本量提升带来的更高要求。
“小欧:
未来,对于欧蒙来说,产品、服务、技术等多领域都会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作为欧蒙的多年合作伙伴、老朋友,我们检验科在未来5年,有什么样的发展计划吗?
”李云慧主任:
在间接免疫荧光判读方面,目前使用荧光显微镜进行人工肉眼判读,采用2人判读复核机制。对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判读经验有很强的依赖性,因此不会轻易安排轮岗,人员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也正在积极安排更多人员参加培训和及时咨询欧蒙工程师,有解决一部分问题。比如遇到疑难片或者新项目的判读,可以从欧蒙技术专家处获得判读支持。不过,在工作效率上,还是需要人工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进行肉眼判读。这也正是整个间接免疫荧光检测领域所面临的问题。包括我院在内,目前国内超过95%的医院实验室中仍然由人工来进行荧光片的判读,可以说全自动判读是整个行业的需求。相信各实验室皆在翘首以盼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判读结果标准化的全自动判读设备。对于我们实验室来说,至少能提高90%的工作效率,对开展更多种类检测项目和提高检测量,都会起到促进作用。
而印迹自动化方面,随着样本量及检测项目种类的逐年增长,即使是现有最大通量50的设备,也不能满足多样本量多参数的检测需求。几次参会了解到,欧蒙新出的一款设备,可以实现个样本同时检测。一般来说,这个通量是比较符合未来更多样本及多参数检测的需求。
当然,方法学上也需要丰富些,比如可实现快速单参数检测的化学发光平台。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〇二医院
检验科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〇二医院检验科组建于年,年批准成为军区重点科室、军区检验中心,年获批辽宁省临床检验中心参比实验室,年批准为辽宁省临床细菌学重点实验室。科室由临床血液和体液学、临床生物化学、临床免疫学、临床微生物学、分子和细胞生物学5个实验室组成,是一座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实验室。科室现为中国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大学和锦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同时还承担多所大专院校的本科生教学任务。科室面积㎡,按照P2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标准设计,按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规划,实现了人流、物流和气流的单向流动,达到国家生物安全标准。除临床工作以外,建设了开展科研工作需要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室、细胞培养室和干细胞研究室,为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了高标准的硬件设施。设备总价值多万元,工作人员57人。在年顺利通过国家认可委组织的ISO认可。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〇二医院检验科全体成员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his.com/xycr/1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