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26日的天坛会中,首都医科医院神经内科张星虎教授带来题为“CNS血管炎的临床和影像特征”的精彩讲座。
CNSV概述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CNSV)是一类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炎性血管病,多种病因,慢性病程,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为头痛、肢体麻木、肢体无力,癫痫、认知障碍等局灶性或弥漫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症状。
CNSV可分为三大类,即原发性CNS血管炎(PACNS)、系统性血管炎、以及继发性血管炎。美国PACNS的年发病率为2.4/万,欧洲10-30/万。该病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一半患者发生于40-60岁,男性稍多见。目前我国的发病率尚不清楚。20%的系统性血管炎可累及CNS,如神经白塞病、SLE、干燥综合征等,13%患者以CNS症状为首发。继发性血管炎主要有感染性、药物性、放射性、以及肿瘤性。
下面重点介绍一下PACNS,该病变局限于中枢神经系统,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机体免疫异常有关。年Cravioto和Feigi首次在尸检中发现并报道PACNS,长期被认为是一种难治之症;年代报道治疗成功病例;目前有大量文献报道,而且在老龄和儿童中的报道在不断增加。
※PACNS分型
?Calabrese分型()
?非典型PACNS:大多数
?肉芽肿性血管炎(GACNS):20%
?孤立占位病变型:5%
?良性血管病
?Maclaren分型()
?小血管型
?中血管型
?Miller分型
?肉芽肿性:58%
?淋巴细胞性:28%
?急性坏死性:14%
※PACNS诊断标准
?Calabrese诊断标准()
?临床:临床和实验室检查不能解释的神经系统损害
?DSA:发现多个区域阶段性血管狭窄和扩张或呈串珠样改变,也可以有小血管断流
?脑活检:CNS皮质、软脑膜的小血管炎,累及小动脉和小静脉,表现为淋巴细胞、浆细胞、多核巨细胞侵润以及肉芽肿改变
?排除:系统性血管炎、继发性血管炎(如感染、肿瘤、药物及其他血管病)
?Moore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多灶性或弥漫性CNS损害,呈复发和渐进性病程,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
?相关实验室检查:排除系统性疾病或CNS病毒、细菌或其他感染
?CSF:蛋白升高,淋巴细胞升高
?MRI:显示CNS炎症,除外其他的可能诊断
?DSA:提示血管炎改变
?病理:支持
?PACNS诊断标准
?Maclaren诊断标准
?脑活检证实
?DSA显示特征性改变
?MRI显示多发性梗塞,新旧病灶并存
?对免疫抑制剂治疗敏感
?除外系统性血管炎及继发性血管炎
※PACNS相关检查
?血液检测
?自身免疫性相关抗体有一定意义,但是阳性率低,特异性差
?ESR、CRP、RF等可能存在异常
?CSF检查
?80%异常
?多为蛋白升高
?80%-90%存在轻度淋巴细胞反应或出现中性粒细胞
?部分OB阳性
?MRI: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病理学检查:诊断金标准
PACNS相关检查比较
我们的数据
回顾性分析-年间我科及海军总院经病理、影像或临床证实的CNSV患者32例。
入选标准:1.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符合年Maclaren诊断标准;2.系统性血管炎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经病理或者影像学诊断为CNSV;3.继发性中枢神经血管炎:经病理或者影像学诊断为CNSV,同时有继发性血管炎的证据。
排除标准:未行MRI检查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
临床特点
MRI病变部位
MRI病灶相关的病例特征
张教授还与大家分享了几个典型病例,这里不具体介绍,主要影像特征总结如下:
◢头MRI显示病变同时累及灰质和白质(以白质为主),伴有脑回状或(和)斑片状强化,呈多发性病灶,占位效应不明显,伴有梗死灶或微出血,新旧病灶并存,局部脑萎缩
◢MRA显示的血管异常与病变范围不符合,可能为低灌注伴慢性代偿而引起的缺血而非真正梗死
◢DWI可区别血管源性水肿(肿瘤)和细胞毒性水肿(血管炎),并能显示新旧缺血病灶
◢SWI的血管成像基于血氧饱和度不同所致的磁敏感差异,不受血液流速的干扰,对小血管成像具有特别优势,可以发现血管炎周围代偿增粗的血管影
喜欢本文就分享吧
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分享到朋友圈
点击“添加朋友”搜索“医脉通神经科”北京治疗白癜风技术哪家好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保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his.com/xyzz/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