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岁的杨阿姨4年前罹患肺癌,且已有全身多处转移,她一直坚持服用靶向药物治疗,肿瘤基本得以控制,即将迎来她抗癌的第五个年头。然而,一次突如其来的病情变化,却打断了她及家人对幸福和未来的美好期待。近日,杨阿姨在家中吃饭时突然出现言语含糊、反应迟钝,随后进展为意识障碍、呼之不应,家属医院就诊,完善头部CT未见出血,考虑急性脑梗死,予以抗血小板、降脂、护脑等治疗后,病情仍持续加重,陷入了更深的昏迷状态。为求进一步治疗,转医院(医院)脑疾病重症医学科。入院后的头部磁共振检查提示颅内有新增多发点状急性脑梗死,同时彩超提示双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形成,D-二聚体17.96mg/L,明显高于正常。查房过程中,周高雅主任医师查看病人并详细分析病例资料后,考虑阿姨不是一般的急性脑梗死,她的脑梗很有可能与肺癌相关。住院期间,逐步排除了大动脉粥样硬化及局部血管狭窄、颅内感染、血管炎、心源性栓塞及其他少见病因后,结合患者肺癌合并颅内、外周血栓,凝血功能提示高凝状态,多发的梗死灶不能用责任血管解释,考虑为“特鲁索综合征(Trousseau’ssyndrome)”。于是,周高雅主任医师率团队将患者最主要的抗血小板治疗调整为抗凝治疗,同时联合肿瘤中心调整抗肿瘤药物。接下来的时间里,家属惊喜地发现病情没再加重了,2周后复查磁共振提示脑梗死病灶较前减少,患者意识障碍逐渐恢复,家属十分感激。为什么杨阿姨在常规脑梗死的治疗方案下就没效果呢?周高雅主任医师解释到,其实特鲁索综合征和常见的脑梗死在治疗和处理时是有很大区别的。特鲁索综合征是指恶性肿瘤患者合并血液高凝状态引起的血栓栓塞并发症,脑梗死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于肿瘤患者的神经症状,或者遇到无法用常见的原因去解释的病灶,要及时调整常规思路,寻找真正的病因,制定个体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期获得满意的效果。随着肿瘤筛查的普及、抗癌药物及技术的发展,肿瘤患者的检出率逐渐增加、生存时间也得以延长。然而,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很多神经系统的并发症状,如肿瘤脑转移、脑膜癌病、副肿瘤综合征、放疗介导的白质脑病、放疗所致血管闭塞、化疗相关脑病等。这些并发症可能进一步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危害,甚至可能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缩短生存时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是肿瘤患者的主要死因。对于这类病人,肿瘤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多学科的联合诊治是非常必要的。湖南医聊特约作者:医院(医院)脑疾病重症医学科刘钰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his.com/xyzz/12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