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血管炎

一例严重血管炎病例的中西医结合诊疗


1.病例基本信息及病史

1.1基本信息

雪纳瑞,雌性绝育,6岁余,体重6.2kg。

1.2病史

.01.24主人发现该犬皮肤出现红色斑块、结痂、瘙痒(抖脖子)、体温39.5℃。.01.26开始食欲下降,并呕吐(吐出杏核)。苯海拉明、泼尼松、拜有利,VK3、白蛋白治疗后未见明显缓解,遂转诊至我院进行检查。

2.临床检查

治疗前临床检查体重6.2kg。精神沉郁、无食欲,今日未见呕吐,大便成形、颜色正常,小便多次,色黄。体温38.7℃,心率次/min,呼吸率32次/min。无明显脱水。腹部触诊稍紧张,未见明显压痛。附关节水肿。舌色淡白,脉弱无力。

全身皮肤散在大量红色斑块、颈背部渗出结痂,左前肢掌、腕背侧脱毛、渗出(舔)(见转诊前图片)。

图1-8转诊前皮肤病变照片

3.治疗前实验室检查

3.1.01.29首次来我院就诊。

3.1.1生化(转诊前):TBIL9(0-5.13)umol/L,TP35(53-79)g/L,ALB15(23-36)g/L,BUN15.1(2.14-11.78)mmol/L,CREA75(53.06-.5)umol/L。

3.1.2CPL(该犬曾有胰腺炎病史):正常。

3.1.3尿常规(膀胱穿刺采尿):pH6.0,比重1.,潜血(++),蛋白(+++),胆红素(+++)。

3.1.4凝血功能:aPTT50.0(60.0-93.0)seconds,PT11.0(11.0-14.0)seconds。

3.1.5UPC(膀胱穿刺采尿):UPRO1.67g/L,UCRE0.38g/L,UPC4.39。

3.1.6蜱媒五项PCR:均为阴性(巴贝斯虫、巴尔通体、伯氏疏螺旋体、埃立克体、立克次氏体)

4.诊断

贫血、低血小板、低白蛋白、肝脏、肾脏待查。疑全身性红斑狼疮。

5.治疗

5.1治疗期间每日治疗见表1

5.2治疗期间每日临床检查见表2

5.3治疗期间实验室检查见表3

5.4治疗期间生化检查表4

图1-6治疗后皮肤照片(2.19拍照)

图5.7-5.10治疗后皮肤照片(2.25拍照)

6.讨论

6.1关于诊断

6.1.1西医诊断

接诊初期曾怀疑这是一例全身性红斑狼疮的病例,但由于接诊前以用过泼尼松等药物,不适合进行抗核抗体(ANA)的检查,无法确诊。但随着治疗反应的变化,更倾向怀疑这是一例严重的血管炎病例。因为治疗期间症状的快速消退,大大降低了我对全身性红斑狼疮的怀疑。但无论是血管炎也好、全身红斑狼疮也好,在治疗部分都是相似的,只是对预后的判断会有所不同。对这只患犬而言,还应继续监测疾病的变化和发展,并根据疾病的症状调整药物的使用。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的过程中也需监测尿液的情况(是否有细菌尿的出现)。在症状维持稳定的前提下,尝试减少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治疗一个半月后该犬停用所有药物,至今未见复发。

6.1.2中医辩证

此病例中患犬就诊时精神不振,肢体浮肿,舌色淡白,脉弱无力,加之可见皮下出血,故中医辨证为气血两虚,脾不统血(脾气虚)。

一为脾失健运,精微不布,水湿内生,脾虚失运,水湿泛滥,故肢体浮肿。二为气血生化不足,脾主四肢肌肉,脾气不足,肢体失养,故肢体倦怠,气血亏虚,中气不足,故精神不振。脾气虚证:“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不节,饥饱不调,或思虑劳倦,则易损伤脾气,诚如《内外伤辨惑论》所云:“苟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劳役过度,而损耗元气。”,或年老体弱,脏气虚衰,或慢性疾患,消耗脾气,均可导致脾气不足证。《外科正宗》中,善养生者,节饮食,调寒暑,戒喜怒,省劳役,此则不损其脾胃也,如不然,则精神气血由此而日亏,脏腑经络由此而日损,肌肉形体由此而日削,所谓调理一失,百病生焉。

脾不统血是指脾气虚弱,不能摄血,则血不循经,不能统摄血液。临床以各种出血症状及脾气虚证候为主要表现的证,常见于便血、衄血、皮下出血、崩漏,以及西医的贫血、胃十二指肠溃疡、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白血病及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多种出血性疾病。脾主统血的生理功能,早在《难经》中就有记载,如“脾主裹血”即指脾气能裹摄约束血液循行于经脉之中,使其不致逸出脉外而为出血。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用黄土汤治疗脾虚下血。明代张景岳、清代唐容川也都明确指出了脾虚不能摄血,可致下血出血。脾不统血是气不摄血的病理反映,它不仅与脾主统血直接相关,而且与脾化生气血的功能也有密切关系因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运健旺,则气血充盈,气能发挥固摄作用,血液也就能循其常道而不致逸出脉外,所以脾统血的作用是脾气化生血液和固摄血液功能的综合体现。若因脾胃素虚,或脾胃因饮食所伤,或劳倦思虑伤脾,或久病耗伤脾气,均可使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气血生化无源,气血虚亏,固摄无力,则血逸脉外而致出血。

6.2关于治疗

6.2.1西医治疗

此病例在西医治疗部分遵循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了常规的输血、输液治疗。并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血管炎等问题。同时在治疗期间密切监测各项生理、血液指标,并及时调整。对于白蛋白补充的部分,曾有很多医生与我讨论过白蛋白补充的问题,一些医生在临床中对出现低白蛋白血症的患犬静脉给予犬血白蛋白,但效果不好,次日测量白蛋白仍无明显回升。就个人经验而言按照补充白蛋白的计算公式,算出患犬所需的补充量,使用犬血白蛋白分1-3次进行补充,往往效果非常理想。市售的一些大品牌的产品效果都不错。往往接诊到的一些低白蛋白转诊病例,都是治疗用量不足导致的白蛋白补充不上。以此病例举例,该犬1.29就诊时ALB为15g/L(26-40),当日给予犬血白蛋白10g(ml,规格为0.5g/5ml),次日ALB为20g/L。1.31再次给予犬血白蛋白10g(ml)次日ALB升至24g/L,再次给予犬血白蛋白4.2g(42ml),ALB升至26g/L。

6.2.2中医治疗

本病例的中医辨证为气血两虚,脾不统血(脾气虚),故在中医治疗部分主要应用了中成药,归脾丸。其组成有党参、白术(炒)、黄芪(炙)、茯苓、远志(制)、酸枣仁(炒)、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去核)、甘草(炙)。方中参、芪、术、草益气补脾以统血摄血;龙眼肉、酸枣仁、茯苓养血补心以安神定志;更用木香行气助运,以防补药腻滞碍胃。诸药配伍,共成健脾养心,气血双补之剂。

归脾丸在人医中的大量现代研究证实该药用途广泛,除用于治疗心律失常、房性早搏、冠心病、低血压、功能性子宫出血、内痔便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证。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者,也可用于治疗喘证,泄泻,内伤发热,胃溃疡出血,上消化道出血,胃及十二指肠出血,乙型肝炎,肝炎伴血小板减少,慢性结肠炎,术后气血俱虚引起的夜间持续性抖动症,间脑综合征,癔病,脑震荡,脑外伤综合征,椎管内麻醉后并发头晕头痛,多发性神经炎,梅尼埃综合征等,另外亦见有用该药加减治疗巨幼红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霍奇金病,闭经,阳痿,男子早泄不育症,口舌生疮,输卵管结扎后出现伤口血肿,红斑狼疮,引产后乳衄及不孕症等报道。

7.小结

本病例在结合了中西医药物治疗后,患犬各项指标均有快速而明显的好转,相比以往一些单用西医治疗的类似病例而言临床疗效明显,且在治疗过程中所见到的副反应更小。这无疑再次坚定了临床中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预期的信心,更坚定了将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在小动物临床中的决心。此外,自我院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以来,以成功将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于多种自体免疫病、肿瘤、骨关节病、肝病、肾病等,均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相关阅读《犬猫慢性肾衰的中兽医辨证施治》

↓↓↓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早期怎么治疗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his.com/xyzz/108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