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血管炎

痛风患者也能吃豆制品这是真的


前阵子,我们推送了一篇痛风的文章,其中提到了痛风患者可以摄入豆制品。我们后台收到了患者的留言:为什么别人告诉我,痛风不能吃豆制品呢?

做了这件事,杭州30岁小伙年还没过完,坐着轮椅去看病……

上篇文章提到,由于高嘌呤饮食等因素,患者在体内积累了大量的尿酸,久之患上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在饮酒、剧烈运动、突然受凉等因素的诱发下,会出现痛风。

说起痛风,不少痛风患者无奈绕“豆”而行。痛风到底能不能吃豆制品?我们专门咨询了桐君堂国医馆的肾病专家于健宁主任中医师来为我们解答。

01为什么会出现痛风不能吃豆的说法?

临床时就有不少患者会问于主任,“别人说不能吃豆制品,可是我就好这口,真的不能吃吗?”

年发布的《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中明确提到:“有研究提示,豆类食品的嘌呤含量因加工方式而异,因此不推荐也不限制豆制品(如豆腐)的摄入”。

不能吃的误区是怎么产生的?经搜索我们发现,谈及不能食用豆制品时,都提及了“豆制品中含有嘌呤”。众所周知,高嘌呤饮食是引发痛风的重要因素,如果豆制品中有高嘌呤,不能吃好像没有错?

资料显示,干豆类嘌呤含量普遍高于豆制品。曾有学者做过研究,发现干豆类的嘌呤含量,总趋势为蚕豆>黄豆>绿豆>黑豆>红豆>芸豆>赤豆。

豆制品中,豆粉中嘌呤含量最高,豆粉>腐竹>豆皮>纳豆>内酯豆腐>干豆腐>水豆腐>豆浆。

以上统计图表来源于:荣胜忠,张艳男,王栋,等.常见干豆类及豆制品中嘌呤含量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6):61-63统计图表来源于:宋洁,刘晓飞*,王薇,等.大豆嘌呤的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40(1):-

亦有学者研究发现,豆类经加工、制作、烹饪后,相当一部分嘌呤会溶于水而被去除,嘌呤含量降低。多项相关流行病学报告也证实,食用大豆制品和血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没有关系。

用时下流行的一句话来说:抛开剂量谈危害,都是耍流氓。日常生活中,吃下克瘦肉轻而易举,但吃克大豆就有些困难了,要摄入同等嘌呤,相当于要吃克豆腐或喝毫升豆浆。

而普通民众缺乏对此的正确认识,与其在犯错的边缘上试探,不如“一刀切”直接不吃以规避风险,久之就成了所谓的“共识”。

02痛风患者该如何摄入豆制品?

于主任表示,总体来说,痛风患者可以正常摄入豆制品,像豆腐、豆腐干、腐乳、腐竹、豆芽等,平时适量摄入没有什么大问题。又比如红豆、绿豆等,原本嘌呤含量就偏低,摄入的量也不会很大,煮粥、打豆浆时放一小把,问题也不大。

当然,临床上也存在极个别对豆制品敏感的痛风患者,“有的人一喝豆浆就容易发作,你说能不能喝?”于主任表示,具体执行时要根据个体差异,以实践结果为判断标准。

于主任指出,与其聚焦豆制品,不如将目光放到少喝酒、少喝汤、少吃海鲜和动物内脏、少吃果糖和添加糖等方面,这才是真正需要控制的地方。

此外,一旦发现高尿酸血症,甚至已经发现了痛风,最好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控制尿酸水平。

于健宁

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

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医院风湿免疫肾病科主任,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四届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务委员,杭州市中医药学会理事,杭州市中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杭州市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第三届杭州市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年杭州市新世纪""优秀中青年人才(三层次)。长于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免疫病和肾脏病。

尤其擅长痛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等关节疾病及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系统性血管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等结缔组织病以及慢性肾炎等肾脏病的诊治。

坐诊时间:周六全天

本文仅代表医生个人观念

桐君堂环西中医门诊部综合整理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填写信息,预约医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his.com/xyyy/839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