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血管炎

人物刘芳心细如发带给患儿ldquo


白癜风治疗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人物名片

刘芳,医院心血管中心副主任、心内科主任,医院心内科学术主任、黄国英名医工作室专家,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心血管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医学会儿科分会心血管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秘书,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流行病学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川崎病协作组秘书。

擅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治,尤其是新生儿及小婴幼儿危重先心病的介入治疗及复杂先心病的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在川崎病尤其是疑难重症川崎病诊治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治疗和长期管理方面有丰富经验。

  

前段时间,在医院心血管中心揭牌仪式上,记者见到了从上海赶来的医院心血管中心副主任、心内科主任刘芳。

身为医院心内科学术主任、黄国英名医工作室的专家成员,刘芳是厦门的“常客”,定期来厦看门诊并指导工作。

医院心血管中心正式运营后,她还将在厦门开展相关的心脏病介入手术。

刘芳

看到患儿健康长大很满足

  

刘芳是个“学霸”,因为读书早,再加上中途跳级,她读大学时不过15岁,是全校最小的学生。由于她个头瘦小,常被误认为是学校老师的孩子。

学医对她来说是志愿填报的一次阴差阳错,志愿填报前她对医学没有太多的了解,接触医学后,第一个感受就是“难”,她甚至怀疑“那么多疾病,我真的能治好吗”。

  然而,刘芳身上有越挫越勇的“学霸特质”,越难就越能引起她探索学习的兴趣。碰到难题她喜欢迎难而上,难题破解后的快乐让她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慢慢地她喜欢上了医学。

  由于喜欢小孩,大学读的也是儿科系,本科毕业后,年仅20岁的刘芳当了儿科医生,后来她对儿童心血管疾病产生了兴趣,她说:“心脏疾病的治疗可以立竿见影,很快看到成效,而且操作性很强,我恰好很喜欢动手操作。”于是,她便以此为专业,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年,刘芳开始研究心脏病介入治疗。这在当时是前沿技术,很少有人会做,会做的女医生更少,但她选择直面挑战。对此,她自信地说:“女性心细,女医生有女医生的优势。”

年,从香港进修回上海后,刘芳便开始在医院带领科室团队开展新生儿心脏介入手术。

她还记得回到上海后做的第一例新生儿心脏介入手术,患者是一个出生不过5天的女孩,患有极重度肺动脉瓣狭窄,血液难以从其心脏流到肺部,有生命危险。

在过去,外科手术行肺动脉瓣切开术是治疗该病的惟一手段,但创伤大,而孩子太小,开刀风险大。于是,刘芳选择创伤小但难度更大的经皮球囊肺动脉瓣膜成形术,通过这种介入手术扩张肺动脉瓣。

手术很成功,孩子紫绀消退,心功能很快就恢复了。由于手术创伤小,孩子生长发育良好。

这名女孩如今已经上了初中,前一段时间,医院例行随访时,心脏超声科医生惊讶地说:“看不出这是一颗曾经动过手术的心脏。”

刘芳说,一路看着曾经生命垂危的小婴儿健康平安地长大,作为医生,她内心的满足和幸福感是从事其他职业的人无法体会的,“工作再苦再累,看到病人被治愈后的笑容时,我觉得一切都值了”。

医患携手战胜病魔

  

刘芳从医至今已有30多年,其间遇到不少患儿和家长令她感动。刘芳认为,战胜疾病的过程一定是患者与医生共同努力完成的,而她就遇到了很多患儿,他们年纪虽小,却在病痛折磨下依旧坚强。

川崎病是引起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常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一般从发烧起病,有10%的可能性引起冠状动脉扩张,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刘芳曾遇到这样一个病例:12岁的女孩小雅(化名)高热伴反复胸痛、背痛、晕厥,由于年龄远大于川崎病高发的年龄段,其症状不典型,因此病初未被诊断出来,直到后来发现冠状动脉扩张才被确诊为川崎病,转院至刘芳所在的医院。

  经过前期治疗,小雅的病情得到稳定,但由于她病情较重,想彻底治愈必须进行冠脉搭桥手术,依照小雅当时的身体条件,手术风险较大,因此最终还是采取保守治疗。

但就在小雅出院半年后,她在回老家扫墓的路上再发晕厥,被紧急送进抢救室。“冠脉又多了个鸡蛋大的瘤子,里面全是血栓。”刘芳回忆。

  手术风险大,但不做手术,孩子就没有任何希望,最终手术艰难地进行了约5个小时,术后小雅恢复的过程也很艰难,住院2个月。

令刘芳感动的是,即便如此,小雅和家人没有放弃。小雅一直很坚强,听医生的话,积极配合治疗。小雅的妈妈面对女儿时总是面带笑容,虽然她内心十分害怕女儿的病情反复,每当坚持不下去了,就跑到刘芳的办公室去,和刘芳交流,以获取力量。

  这次之后,刘芳意识到,治疗疾病不只是手术和用药,无论是患儿还是家长,都非常需要医生的鼓励,需要从医生那里获得信心。

刘芳总是对患儿和家长说:“至少到现在为此,我看到的情况是在进步,只要我不告诉你放弃,就请你和我一起努力。”

  幸运的是,小雅最终熬过了难关,症状渐渐消失,心脏功能慢慢恢复,身体状况不断好转,平时行动已无大碍。

家人是她的坚强后盾

  

刘芳平时负责临床工作很辛苦,再加上科研和科室管理工作,很少能正点下班。

做介入手术时,她要穿20多斤重的铅衣,一场手术下来,常常累得浑身湿透。最长的一次,她穿着沉重的铅衣连续站了7个小时。可即便如此,她做手术时依然心细如发、稳如泰山。

  见惯了妈妈的忙碌、劳累,和家里厚厚的医书,刘芳的儿子曾经和她开玩笑说:“长大后除了学医,让我学什么都可以。”

虽然对当医生这件事“敬而远之”,但是受刘芳的影响,丈夫和儿子对医学知识也很有兴趣,有时还拉着她一起看医生手术的纪录片,让她帮忙讲解。这或许是刘芳家中一种另类的亲子互动吧。

  虽然每年都有公休假和十来天的“放射假”,但刘芳从未休过超过一星期的假,平时她陪伴家人的时间也不多。即便如此,丈夫和儿子也始终很支持她的工作。丈夫不断鼓励她进修深造,儿子则从小就很理解妈妈,不用她辅导功课,就能自己安排好学习和生活。刘芳说,儿子做的饭菜比她做的还好吃,就连出国留学的准备工作、报考工作都是儿子独自完成的。

如今,儿子已经大三了,刘芳有时也会因为儿子的独立感到些许“失落”,但她心中更多的是自豪与欣慰。她说,正是有全家人的支持,有了坚强的后盾,她才能更加心无旁骛地投身医学事业。

医生提醒孩子高烧久不退警惕川崎病作祟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中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也是引起儿童后天性心脏病最主要的病因之一,常见于5岁以下婴幼儿。

  

刘芳介绍,川崎病本身不可怕,但川崎病有10%的可能性引起冠状动脉扩张,甚至导致冠状动脉瘤、心梗等严重后果。

及时诊断、治疗,能大大降低冠状动脉扩张的概率。川崎病通常以发烧起病,如果错将川崎病当感冒治疗,很容易延误治疗时机,引起严重的后果,因此,家长要注意辨别。

  

如果孩子发烧多天未退,且抗生素治疗无效,血常规中白细胞数值和CRP指标高,出现双眼发红、口唇干红皲裂、杨梅舌、皮疹、手掌脚底潮红硬肿、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都要高度怀疑为川崎病,医院接受诊断和治疗。

来源:《海西晨报》.12.6A14版

记者:黄伊娜通讯员:厦童宣

编辑:黄伊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his.com/xyyy/687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