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荨麻疹,许多人再熟悉不过了,曾经深受其害,那种奇痒难耐的感觉让人忍不住抓之而后快。荨麻疹就像原野上的小草,总有一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感觉。最主要的是,荨麻疹奇痒难忍,在那小小的疹子面前,七尺男儿也会垂头丧气、愁容满面。有些人为了缓解瘙痒症状,会情不自禁地用手挠,但越挠越痒,没完没了!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患上荨麻疹,这个病越来越常见,也是容易反复发作的疾病,而且影响也越来越大。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对荨麻疹不太清楚,没有及时发现治疗,从而延误了病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荨麻疹,俗称风团、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表现为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的扁平疙瘩,有些融合成片,可遍布全身,伴有明显瘙痒,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头胀、腹痛、腹泻等,严重者还可有胸闷、心慌、面色苍白、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呼吸短促等全身症状。疾病于短期内痊愈者,称为急性荨麻疹。若反复发作,每周至少两次并连续6周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
荨麻疹来有形,去无踪,发作的时候浑身发红瘙痒,医院时,又瞬间平息。发作时皮肤出现风团。常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皮肤色,少数患者有水肿性红斑。风团的大小和形态不一,发作时间不定。风团逐渐蔓延,融合成片,由于真皮乳头水肿,可见表皮毛囊口向下凹陷。风团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少数可延长至数天后消退,不留痕迹。皮疹反复成批发生,以傍晚发作者多见。风团常泛发,亦可局限。有时合并血管性水肿,偶尔风团表面形成大疱。
引起荨麻疹的病因非常复杂,约3/4的患者找不到原因,特别是慢性荨麻疹。常见原因主要有:食物及食物添加剂;吸入物;感染;药物;物理因素如机械刺激、冷热、日光等;昆虫叮咬;精神因素和内分泌改变;遗传因素等。
1、药物因素:许多药物常易引起此病。具有抗原性的药物:如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磺胺类药物、血清疫苗等;组胺释放药物:如可待因、吗啡、阿司匹林等。
2、食物因素:动物蛋白性食物:如鱼、虾、蟹、肉类、蛋等;植物性食物:如茄子、竹笋、菠菜、李子、菠萝等蔬菜和水果;此外加入食物中的颜料、调味剂、防腐剂,食物中的天然或合成物质包括酵母、水杨酸、柠檬酸等也能引起本病。
3、感染因素: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可刺激免疫系统,引发免疫反应,从而产生过敏症状。细菌感染:如急性扁桃体炎、咽炎、胆囊炎、阑尾炎、鼻窦炎等;病毒感染:如病毒性肝炎的前驱症状或黄疸期多见,柯萨奇病毒感染与传染病单核细胞增多症与荨麻疹的发生有直接关系;寄生虫:如蛔虫、钩虫、蛲虫、血吸虫、毛囊虫等。
4、昆虫叮咬:蜜蜂、黄蜂等虫咬所致的变态反应中,风团是一种突出症状。此外,甲虫、飞蛾等的毛磷刺入皮肤也可产生风团。
5、精神及内分泌因素:如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失眠、月经紊乱、妊娠等也可患本病。
6、物理因素:如机械刺激、冷、热、光等因素的刺激。
7、内科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炎、糖尿病、甲亢等均可引起此病。
8、吸入性:如花粉、粉尘、动物毛发、甲醛、化妆品、刺激气体等吸入均可发生荨麻疹,且这些患者常伴有呼吸道症状。
9、遗传因素:荨麻疹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与遗传有关的荨麻疹有遗传性家族性荨麻疹综合征、家族性荨麻疹、迟延性家族性局限性热荨麻疹等。
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般治疗
1、去除病因,避免诱发因素:对每位患者都应力求找到引起发作的原因,并加以避免。慢性荨麻疹仅有约10%的患者与过敏相关,其余患者多是自身免疫异常导致。所以慢性荨麻疹的患者,没必要花费钱财去进行大规模的过敏原检测。医生可根据病史及患者的食物日记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测,来明确诊断及寻找可能的病因。如果是感染引起者,应积极治疗感染病灶;药物引起者应停用过敏药物;食物过敏引起者,应避免再次摄入此类食物;如寒冷性荨麻疹应注意保暖;乙酰胆碱性荨麻疹减少运动、出汗及情绪波动等。
2、加强锻炼:保持日常规律的锻炼能够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减少荨麻疹的复发。
3、饮食调理:避免辛辣食物的摄入,减少对身体的刺激。
二、药物治疗
1、抗组胺类药物:常用的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包括苯海拉明、扑尔敏等、多塞平、异丙嗪、酮替芬等;二代抗组胺药物包括西替利嗪、氯雷他定、氮卓斯汀、依巴斯汀、奥洛他定等。目前首先第二代非镇静或低镇静抗组胺药。第一代抗组胺药物治疗荨麻疹的疗效确切,但因中枢镇静、抗胆碱能作用等不良反应限制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但在注意禁忌症、不良反应、药物间相互作用前提下,可酌情使用。单独治疗无效时,可以选择两种不同类型的抗组胺药物联合应用。剂量因人而异。
2、肥大细胞稳定剂:此类药物能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阻止炎症介质的释放,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如酮替酚、色甘酸钠、曲尼司特等。
3、糖皮质激素:为治疗荨麻疹的二线用药,一般用于严重急性荨麻疹、荨麻疹性血管炎、压力性荨麻疹对抗组胺药无效时,或慢性荨麻疹严重发作时,可短期规律使用激素类药物,但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并观测药物不良反应。切不可长期、不规律地滥用激素,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4、免疫抑制剂:当慢性荨麻疹患者具有自身免疫基础,病情反复,上述治疗不能取得满意疗效时,可应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及免疫球蛋白等。由于免疫抑制剂的副反应发生率高,一般不推荐用于荨麻疹的常规治疗。
5、维生素D:最新研究表明,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荨麻疹的方法,能显著改善荨麻疹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中医治疗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在荨麻疹的治疗中有一定的疗效。具有抗炎、改善微循环和调节免疫的作用,可有效缓解水肿症状,对慢性荨麻疹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无抗过敏药物的副作用。其治疗包括针灸、拔罐、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等。
需要强调的是,不要用手搔抓患部,患病部位瘙痒难忍时,一定要控制自己,尽量不要用手搔抓,这样反而会加重瘙痒程度,还容易促使释放更多的过敏原,加重病情。疾病恢复过程要注意避免情绪易燥,情绪控制不好是不利于病情恢复的,而且情绪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很容易导致皮肤血管扩张,因此患者一定要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
无线爱
赞赏
长按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北京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his.com/xyyy/3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