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血管炎

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录


北京中科忽悠 https://m.39.net/pf/a_5131648.html
                            

掌舵生命之舟的夜与昼

冰雪悄然融化,新春草木萌芽。3月1日,我市最后一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医院治愈出院。至此,太原市累计治愈新冠肺炎患者出院病例20例,实现了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双清零”、医务人员“零感染”的目标,太原抗击新冠肺炎战“疫”取得阶段性成果。

作为新冠肺医院,医院(以下简称市四院)站到我市乃至我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线,全员出动,尽锐出战,无私无畏,在掌舵生命之舟的那些日夜里,书写着使命与担当。

吹响战“疫”号角

年年初,新冠病毒开始蔓延。1月15日和19日,市四院分别被省、市卫健委确定为新冠肺医院。

疫情就是命令,集结号在市四院每一个职工的耳边吹响。全院迅速构建起了集组织保障、工作联动、医疗救治、院感防控、物资储备等为一体的新冠肺炎救治体系,并随即高效运转起来。1月21日12时40分,新建成的专门用于收治呼吸道传染病的负压楼启用。同一时刻,新成立的应急病房接诊了我省首例新冠肺炎疑似患者。1月29日,我省、我市首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经过8天紧张救治,治愈出院。2月9日,我省首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2月15日,我市又有3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治愈出院。

3月1日,我市第20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治愈出院。阶段性成果来之不易,那是所有医务人员与狡猾病毒的生死较量,是所有保障人员日夜兼程的不离不弃……

用生命护佑生命

1月下旬,畅某还住在武汉,突然出现咳嗽、胸部隐痛、食欲减退等症状,虽然吃了抗生素,但没有好转。他回到山西老家后,医院确诊为新冠肺炎。由于病情较重,1月28日,畅某被紧急转入市四院,CT检查显示,她的肺部病灶较前加重,双肺满布渗出病灶。

1月24日,专家组组长范梦柏与同事研判病情。

情况紧急,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范梦柏和市四院医务科主任王全红立即召集省卫健委驻市四院的省级专家赵卉,以及全院专家,进行讨论会诊。

使用激素,减少肺血管炎症;输入蛋白,把肺里的水分抽出……方案既定,治疗立即开启。

1月29日,省、市级专家再次会诊,并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方案(第四版)》将患者畅某的病情定为危重型,这也是我省首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

紧接着,经过积极精准的干预治疗,畅某肺部病灶出现明显吸收。

2月2日,是她迎来曙光的一天。专家会诊后,将她的病情由危重型改为重型。她的食欲明显好转,拔除了胃管,还可以下地活动。继续治疗后,多次核酸检测显示,畅某的咽拭子核酸检测阴性,意味着她的新冠肺炎已达到治愈标准。

出院后,58岁的畅某感慨地说:“经历这场生与死的较量,我有了重生的感觉。感谢医院的医护人员,是他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在“一人一策+中西医结合”的诊疗过程中,医疗救治专家组通宵达旦,找到了快速控制病情的最佳方案。

召必回、战必胜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市四院所有医护人员主动请缨上一线,没有一人退缩掉队。

一个多月来,重症医学科主任赵爱斌已记不清多少天没回过家,但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医治的危重症患者每天的生命体征变化。2月9日原本是发热门诊护士刘洋结婚的日子,而她却毅然赶赴疫情一线,与同事们并肩作战,“最美新娘”变身“最美战士”。

2月13日,脸上到处是护目镜和防护口罩留下的压痕,但并不减损你的美丽。

隔离病房内参与救治和无缝监护的护士们,不仅要为患者做医疗护理,还要做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穿上厚重的防护服至少要工作4个小时至6个小时才能脱掉,口罩戴久了,鼻梁和颧骨会有压痕,护目镜总被蒙上一层层水雾,几天几夜不眠不休,困了累了,站着也能入眠,眼睛一睁又开始战斗。“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这是护士的职责。”护士们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应急病房、留观病房……都有她们忙碌的身影。

2月10日,医护人员利用片刻时间小憩。

新冠肺炎诊断救治中,CT室从以往的医技辅助团队跃升为第一线的“火眼金睛”,成为筛查病情的主力军;中心实验室和检验科成为抗疫前沿的“侦察兵”,他们加班加点,及时完成病毒基因检测任务;放射科根据疫情救治所需,开展床旁影像放射项目……

从死到生的距离有多远?生命所托,护你周全。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支“召必回、战必胜”的医疗救治队伍,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市四院才能所向披靡,奋勇向前。

党旗在一线飘扬

在习近平总书记“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重要指示精神下,市四院党委下发了《致全院党员干部职工的倡议书》。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冲锋在前,全力以赴投身疫情救治第一线。

面对父母的担忧和两个年幼孩子对妈妈的依恋,发热门诊医生王琳毅然投身抗疫一线。她说:“疫情如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当仁不让;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

共产党员温旭华是全院第一个穿上隔离服进入隔离病房、迎接确诊患者的护士。大家忙碌至凌晨3时,需要有人留守值班,温旭华说:“我已经穿上隔离服了,还是我来继续坚守吧。”

2月3日,医务人员给患者递上苹果,送上战胜病魔的鼓励。

一位危重症患者需做痰培养、涂片等检测。大家深知新冠肺炎患者的痰标本含病毒最多,传播风险大,微生物2组组长郭冬菊马上站出来,对小组成员说:“我是共产党员,有危险,让我来。”一句简单的话语,蕴含着一位共产党员先锋模范的榜样力量。

共产党员们的身体力行,在广大职工中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在党组织的感召和党员的带动下,疫情期间,82位市四院的一线医务人员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后勤保障不掉链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疫情发生以来,行政后勤科室职工昼夜加班加点,为临床一线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月9日,行政后勤志愿者们为一线医护人员送餐。

医院成立了抗击疫情党员志愿服务队,为一线医护人员与患者提供精准志愿服务。广大志愿者既是测量体温的“守门员”,也是各种物资的“搬运工”,还是一线医护人员和新冠肺炎患者的“送餐员”和新冠肺炎留观、疑似、确诊患者的“代购员”。

为了确保实现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目标,“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小组”成立,严防传染医院感染,筑牢了院内感染的“防火墙”。

抗疫是责任,更是担当。有时候,让你泪流满面的,不是灾难,而是感动。那些逆风而行的背影,承载着天使般的大爱和神圣使命。

市四院院长董永康说:“目前,虽然我市最后一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治愈出院,但疫情还没有过去,市四院的全体工作人员会依然坚守‘阵地’,践行‘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神圣使命,为我省实现‘确诊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双零目标,为中华大地早日战胜疫情贡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

相关链接

◆2月16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健康委对在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医院和驻医院医疗救治省级专家组给予记大功奖励。2月18日,医院申报的4项课题被确定为省级新冠肺炎科研项目。2月18日,医院通过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

◆2月21日,中共山西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医院增挂“山西医院”。

◆2月21日,省科学技术厅、省卫生健康委下发《关于批准建设重大传染病疾病防控与诊治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的通知》,联合包括医院在内的11家医药机构和研究机构建设“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与诊治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建设纳入“”创新工程、“”兴医工程,并给予重点支持,组织开展科研协同攻关。

来源:太原晚报

原标题:《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录》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his.com/xyyy/1221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