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疾病(下)
第五节:颈椎病
是颈椎间盘退行性变以及由此继发的颈椎组织病理变化累计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引起的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发病机制:关节退化,骨质增生,椎动脉受压。
临床表现:主要是疼痛,头半棘肌痉挛可刺激真大神经引起偏头痛。麻木,自主神经症状(交感神经受刺激),活动度受限。
分型:
①软组织型颈椎病最多见一侧或两侧斜方肌压痛(休息按摩理疗改善体态)
②神经根型颈椎病椎间盘或者骨骼增生等引起的对脊髓神经根刺激和压迫的症状。有疼痛和放射状疼痛或麻木,持物不稳,前根受压有肌力改变,后根受压感觉障碍。X线可见生理曲度变化,椎间孔狭窄,钩椎增生。(牵引)
③脊髓型颈椎病较少见压迫脊髓双下肢无力是重要诊断依据。反射亢进,Hoffmann征反射阳性率高,其次是髌阵挛和踝阵挛。x线椎管矢径小,骨刺形成,后纵韧带骨化。(非手术治疗为主)
④椎动脉型颈椎病由机械性和动力性因素导致的椎动脉遭受刺激和压迫,血管狭窄,曲折而造成的椎基地供血不全,也可以引起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偏头痛,耳鸣耳聋,抑郁,突然摔倒。(先非手术,后无效则手术,不可牵引,手法也是禁忌症)
⑤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大多是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少量是交感神经抑制的症状。(非手术治疗为主)
⑥混合型
第六节:腰椎间盘突出
第七节L4-5L5-S1占90%
分型:
未破裂型:退变型,膨出型,突出型。(77%)
破裂型:脱出后纵韧带下型,脱出后韧带后型和游离型。23%
突触后韧带后型和游离型需要手术治疗。
按照位置分类中央型,后外侧型,(多见)。椎间孔内型,椎间孔外型。(少见)
中央型分为3度,
中央I度,突出居中但是以一侧为主,伸展已过中线2mm
中央II度,突出居中以一侧为主,伸展过中线4mm
中央III度,突出居中,伸延到两侧。
表现:疼痛为主。麻木,马尾神经受压。前屈活动度受限最明显。
直腿抬高实验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较有价值的实验,敏感性76-97%加强实验作为鉴别诊断。
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对于巨大突触和马尾神经刺激症明显,双下肢肌力下降,游离型椎间盘突触者主张尽早手术治疗。
第十节:腰椎峡部裂和脊柱滑脱
4.5腰椎峡部裂最常见,约90%。X线最准确,多见L5向前下滑动。
移动距离1/4I度,1/4-2/4II度(非手术治疗)2/4-3/4III度3/4-完全IV度
第十一节:腰椎小关节病
第十二节:腰背肌筋膜炎
第十三节:类风湿关节炎
周围小关节,对称的自身免疫性炎症。病程反复,可造成对关节的破话,60-80%的有类风湿因子。多发于30-50岁,女:男大约4:1,病理表现为关节滑膜炎和血管炎。
表现为:晨僵,疼痛的压痛(最早),关节肿胀,关节畸形(指间关节半脱位,呈“鹅颈样”。
第十四节: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青少年主要是滑膜,关节囊,韧带或肌腱骨附着点的复发性和非特异性炎症,炎症,纤维化和骨化为本病的基本病变。多见于骶髂关节,脊柱小关节,椎体周围韧带,跟腱,胸肋连接等处,椎体方形,韧带钙化,脊柱“竹节样”,胸廓活动受限。
临床特点:
休息痛,夜间痛,运动后减轻。放射性,非对称性。
脊柱曲度变化,由下到上强直,活动受限。
炎症,肢体麻木,晚期骨质疏松
骶髂关节压痛,骨盆挤压实验分离实验阳性,4字实验阳性。
第十五节:特发性脊柱侧凸
Cobb角
10°以下姿势训练和校正体操
10-20增加侧方电刺激
20-40佩戴矫形器
40-45和曲度稍小但是旋转畸形严重的患者,手术治疗,术后佩戴矫形器。
第十六节:骨质疏松
骨骼生长和吸收是动态平衡
原发性:I型为绝经后骨质疏松II型为老年性
继发性:皮质醇增多,甲状旁腺亢进,甲亢,糖尿病等等
女性多见
X线在骨量丢失30%以上阳性
记得点一下右下角“好看”。
王逸非
赞赏
人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圆白癜风抗白梦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圆白癜风抗白梦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his.com/xyxc/4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