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医学里
内风湿关节炎是指以对称性滑膜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周围关节的对称性多关节炎为内风湿关节炎的主要特征,多侵犯手、足、腕等小关节,呈慢性过程,发作与缓解交替。主要病理改变为关节滑膜慢性炎症,渗液、细胞增殖、血管翳(肉芽肿)形成,软骨及骨组织破坏,最终可致关节强直、畸形,关节功能丧失。关节外病变主要可见皮下结节、心包炎、心肌炎、胸膜炎、间质性肺炎、肾淀粉样变、眼部疾患(如虹膜炎、巩膜炎)、血管炎及周围神经炎等。
内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无定论,目前“免疫发病机制”被普遍认同。
近年来,新的非甾体抗炎药物、COX-2特异性抑制药(如塞来昔布)、免疫抑制药(如来氟米特)、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用于治疗内风湿关节炎,但至今内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探索控制病情的药物十分缓慢,尚无根治的药物。
中医的视角:
内风湿关节炎属于中医学“痹症”的范畴。历代医家又有“历节病”、“鹤膝风”、“痛风”,也有学者认为属于“骨痹”、“顽痹”等。中医学中没有“内风湿关节炎”的病名,但有关内风湿关节炎的论述与西医学的论点颇为吻合。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生,阳遭阴,故为痹热。”“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这强调了首先有脏腑内伤,功能失调及营卫不和,继而风寒湿邪乘虚而侵,发生各种痹症,即内外相合而致痹。
类风湿关节炎的一般治疗。
(1)休息:患者在日常活动或工作中,每小时至少应休息十分钟;保证每日睡眠至少八小时,且最好有午体。
(2)运动治疗:一天至少两次;包括主动及辅助性关节运动,如游泳、园艺、编织等。另外,在温水中进行运动治疗,除了可以减轻关节疼痛,促进肌肉放松外,还可改善关节活动度、肌力及耐力。
(3)热疗:热疗可以减轻疼痛及肌肉痉挛,因此运动前以适当温度的热敷,可使运动治疗更易进行。
(4)支架:用于减轻关节负担,稳定关节关增进功能。
(5)辅助性器材:这些器材可提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独立性,不至于因多处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导致事事需假手他人。与行动能力有关的辅具则包括座椅、桌子以及床辅和修改。
(6)心理训练:患者和家属均需有面对疾病冲击的心理准备,定期就疹,保持乐观、有信心和耐心和心理状态,不肓信、肓听广告宣传。
(7)职业职业咨询首先应考虑可否高速工作环境,使患者仍可延续其熟悉的工作,若不可行,则应建议患者接受其它的职业训练。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可促进气血运行,舒筋通络,减轻疼痛。常用的物理疗法有:
(1)离子导入:干姜、桂枝、赤芍、当归各2g,羌活、葛根、川芎、海桐皮、姜黄、乳香各1g,装入25cm×15cm的袋中,缝合置蒸锅内加热至气透出布袋,取出稍降温至40℃~42℃,热敷患处加直流电导入。
(2)红外线照射:肿痛部位照射,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
(3)蜡疗:将蜡袋加温软化后,置于患处,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
(4)按摩疗法:可先用推、理、揉手法,轻轻按摩,使患部肌肉松弛,气血畅行;继用点、按、捏、拿手法,达到舒筋活络止痛的目的;最后用摇、滚、揉手法,作善后处理。每次30~50分钟,2~3天1次。
以上疗法可单独实施,也可相互结合。如熏洗后加按摩或理疗,红外线照射后加外敷等。进行各种辅助疗法时,应加注意。采用热疗时,如熏洗、蜡疗不要烫伤皮肤;外敷药有不少对皮肤刺激性较大,应每日或及时更换,不可久敷;按摩时切忌用猛力、暴力,以免造成骨折等。
西医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主要有下列几种方法:
(1)用水杨酸制剂和非类固醇制剂以缓解疼痛,消除炎症,控制风湿活动
(2)在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或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使用青霉素以控制链球菌感染
(3)预防风湿性关节炎的复发。包括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清除慢性病灶以及上呼吸道感染时应用抗生素等
常见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⑴水杨酸制剂:能抗风湿,抗炎,解热,止痛。剂量每日2~4g,如疗效不理想,可酌量增加剂量,有时每日需4~6克才能有效。一般在饭后服用或与制酸剂同用,亦可用肠溶片以减轻胃肠道刺激。
⑵吲哚美辛:系一种吲哚醋酸衍生物,具有抗炎、解热和镇痛作用。患者如不能耐受阿斯匹林可换用本药,常用剂量25mg每天2~3次,每日mg以上时易产生副作用。副作用有恶心、呕吐、腹泻、胃溃疡、头痛、眩晕、精神抑郁等。
(3)金制剂 目前公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肯定疗效。常用硫代苹果酸金钠(gold,sodiumthiomalatemyochrysin)。用法第一周10mg肌注,第二周25mg。若无不良反应,以后每周50mg。总量达~mg时多数病人即开始见效,总量达~0mg时病情可获稳定改善。维持量每月50mg。因停药后有复发可能,国外有用维持量多年,直线终身者。金制剂用药愈早,效果愈著。金制剂的作用慢,3~6个月始见效,不宜与免疫抑制剂或细胞毒药物并用。若治疗过程中总量已达0mg,而病情无改善时,应停药。口服金制剂效果与金注射剂相似。副作用有大便次数增多,皮疹,口腔炎,紧损害等,停药后可恢复。
(4)青霉胺 是一种含巯基的氨基酸药物,治疗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一定效果。它能选择性抑制某些免疫细胞使IgG及IgM减少。用法第一个月每天口服mg,第二个月每次mg,每日2次。无明显效果第三个月每次mg,每日三次。每次总剂量达mg为最大剂量。多数在3个月内临床症状改善,症状改善后用小剂量维持,疗程约一年。副作用有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蛋白尿,过敏性皮疹,食欲不振,视神经炎,肌无力,转氨酶增高等。
(5)清痹通络药酒:清痹通络药酒处方是根据贵州苗族、彝族地区传统治疗风湿病的验方由三角风,飞龙掌血,大血藤,茜草,铁筷子,透骨香,走马胎,川木通,伸筋草,云实皮组成。主治类风湿、风湿等湿热阻络症。“清痹通络药酒”中飞龙掌血、香樟根、透骨香、铁筷子、三角风、伸筋草、大血藤等药物主要发挥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对急性期主要的临床症状足趾、踝部关节红肿、剧烈疼痛发挥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作用。加上酒所具有的行经通络的作用,可以引领以上活血通络止痛药物更好地运行到病变的关节处,针对性更强地发挥作用。副作用:未见不良反应
点击
北京儿童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his.com/xyxc/3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