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cerebralvasculardiseases),泛指脑部血管的各种疾病,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狭窄、闭塞、脑动脉炎、脑动脉损伤、脑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脑动静脉瘘等,其共同特点是引起脑组织的缺血或出血性意外,导致患者的残废或死亡,发病率
占神经系统总住院病例的1/4~1/2。
病因
脑血管病的常见疾病、病理变化和特点:
1.动脉粥样硬化
循环血中长期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过低所致。
2.脂肪透明样变性与纤维蛋白坏死
为高血压引起,见于直径小于μm的穿动脉壁上,好发于基底节、内囊和丘脑。
3.纤维肌肉发育不良
特点是脑动脉的中层发生节段性纤维组织增生和退变,引起动脉的环形狭窄、区域性管壁中层薄弱和弹力层断裂,最终使动脉管腔扩大甚至动脉瘤形成,也可引起动静脉瘘、动脉瘤或缺血性脑梗死。
4.亚急性动脉硬化性脑病(Bingswanger病)
特点为脑皮质下有局灶性的胶质增生和白质的退行性变,镜下可见小动脉受累最多,常见基底节区多发性腔隙性梗死,患者常有长期的高血压病史伴进行性痴呆。
5.淀粉样血管病变
特点为脑的中、小型动脉的中、外膜内有嗜刚果红的淀粉样物质沉积,受累动脉以软脑膜下皮质支为多,是皮质下或脑叶出血的常见原因,好发于老年人的顶叶和枕叶。
6.血管炎
多与免疫机制有关,可引起管腔狭窄、闭塞,最终导致脑出血、脑梗死。
7.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
为肿瘤压迫、癌细胞栓塞、静脉窦旁炎症、白血病、妊娠等影响血液凝集、血管壁损伤或阻碍静脉回流时引起。
8.脑血管痉挛
常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常发生于起病后48~72小时,至第5~7天达高峰,可持续3~4周。
如何预防脑血管病
1、控制情绪,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疲劳,
因为不良刺激及精神过度紧张和疲劳,可使血压突然升高,进而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而发病,故预防脑血管病首先应注意控制情绪,避免过度紧张与疲劳。
2、节制饮食,做到有规律,有限度,有范围,
注意节制饮食,做到定时定量,不要吃得太饱和过咸,少吃肥肉,辣椒,生葱,大蒜等肥甘厚味和辛辣刺激之品,多吃一些新鲜水果和蔬菜。
3、生活有节律,劳逸应度
过劳则伤气,过逸则形肥而脏弱,均易发生脑血管病。故从事脑力劳动及进入中老年之后,要注意劳逸结合哦,可适当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
4、节制性生活,保肾精
房事过度可致肾水亏虚,肝木失养,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而发生脑血管病,所以,就注意节制性生活,保护肾精
5、保持大便畅通
大便秘结,排便时用力过猛,可是血压突然升高,而发生脑血管病。因此,血压偏高或有脑血管疾病先兆的中老年人,应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大便秘结。
脑血管病患者的饮食与营养,在一般情况下,脑血管病患者的饮食与营养应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要节制,每顿饭以七八成饱为宜,切忌过饱,保持摄取的热量与消耗的热量基本相等。
2、限制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脑血管病患者多数血脂都偏高,在饮食中要限制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肥肉,动物脂肪,动物内脏,奶油及鱼类等。平时要食用植物油,如玉米油,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芝麻油等。
3、饮食要多样化,切忌偏食。应荤素搭配,粗粮,细粮混吃,既要吃肉吃蛋又不宜过多,这样可以增强患者的体质和抵抗疾病的能力。
4、食盐要限量,临床资料证明,脑血管病患者多半血压较高,高盐饮食对病情不利,因此,咸菜,榨菜,咸鱼,咸肉,酱豆腐,松花蛋等食品以不吃或少吃为好。
5、少吃甜食,特别是控制糖和巧克力的食用量。多吃糖会使糖转化为脂肪,使血脂升高。
6,多吃蔬菜和水果这种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粗纤维、不饱和脂肪酸、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它们正是延缓衰老、预防脑血管病和心血管病的良药。
7、适当多吃一些具有降低血脂和软化血管作用的食物。如黑木耳、洋葱、芹菜、番茄、苹果、胡萝卜、韭菜、油菜以及豆制品等。
8、戒烟、戒酒。对预防脑血管疾病也有一定的作用。
广结善缘艾养身心
十余年的开店理念,为您的店面经营保驾护航
请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手术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his.com/xyxc/3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