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气温骤降,又到了感冒高发季节,很医院打吊瓶。医院门诊静点室再也看不到扎堆打针的场景。医院从今日起停止门诊成人患者静脉输液。
12日起
医院取消门诊成人输液
患者根据处方,
医院医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治疗。
1、需要输液治疗怎么办?
自12日起,医院将加强对急危重症诊断,对于需要住院就诊的患者、急诊患者及儿童可以给予输液治疗,症状较轻或无需输液者医院救治。
2、为啥取消成人患者静脉输液
医院:静脉输液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是很多的,比如输液过程中一些不溶性微粒会输入到身体里,会导致肉芽肿、肺水肿、静脉部位的血管炎以及过敏反应等。而过度输液还会导致患者严重的耐药性,抗菌药物的滥用增加了耐药细菌的产生。
省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张维杰介绍,一般而言,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能够用物理方法治疗的尽量不用药物治疗,能够口服用药治疗的不使用肌肉注射,能够肌肉注射的不进行静点输液,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输液带来的副作用,也减少患者不必要的诊疗支出。
医院院长霍世会表示,这一举措在维护患者健康、优化医疗资源、推进分级诊疗等方面将产生深远而持久的积极影响。
霍世会说,医院逐渐取消门诊成人静脉输液服务,医院工作重心将围绕急危重症、疑难病例、科研教学及行业标准化的制定等工作。以后,患者如患感冒等简单病症,医院诊治,医院诊治即可。医院和社区能解决的患者直接分流,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医院医院转诊,医院发现医院逐级转诊。医院就诊费用相对较低,可真正帮助患者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3、为何保留儿童静脉输液
对于取消门诊成人静脉输液却保留儿童门诊静脉输液的原因,省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张维杰说,儿童和成人有着不同的生理特点,儿童的免疫力较低,患病后如不及时用药会使病情加重,因此保留儿童静点室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社会需求性。
4、医院是否也取消了成人静脉输液
目前吉林省卫计委在这方面并没有统一的要求,但吉大二院和医院此前也已经取消门诊成人患者静脉输液,而吉大一院尚无此举措。
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年我国医疗输液亿瓶,相当于每人输液8瓶,远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的平均水平。
据了解,目前我国医院的门诊输液作出统一规定,但从年开始,安徽、浙江、江西已明确出台对门诊输液的限制性措施,直至全面取消。此外,四川、新疆、福建、云南等省份、地市以及医疗机构都在逐步明确限制门诊输液的政策。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这是一个医学的基本常识和基本原则,但是现实生活中这个顺序却常常是恰恰相反的。
输液的危害一
任何质量好的注射剂都达不到理想的“零微粒”标准。据统计,在1毫升50%葡萄糖加入青霉素的药液中可检出粒径2~16微米的微粒个。而人体毛细血管直径只有4~7微米,药液中超过4微米的微粒就会蓄积在心、肺、肝、肾、肌肉、皮肤等毛细血管中,长此下去,就会直接造成微血管血栓、出血及静脉压增高、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并致癌。
输液的危害二
输液过多过快将引起急性心衰,长期输液将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输液过多往往伴随着抗生素的大量滥用,导致人体菌群失调,免疫力降低以及细菌抗药性的增加。如果消毒不严、操作不规范,因液体污染还会引起过敏反应、输液反应等,全国每年有不少人为此付出生命!
专家认为适合输液的三种情况
⊙吞咽困难,同时也不能注射肌肉针
⊙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需要大量补充营养和体液
⊙病情危重,发展迅速,药物在组织中宜达到高浓度才能紧急处理的情况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70%以上的输液为不必要的输液。调查发现,95%以上的人不知道滥用输液及不安全注射的危害。那我们如何才能避免这种状况呢?
Tip1
遵循医学的基本原则: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如有特殊情况,对需要长期输液的病人,应注意保护静脉,合理使用,一般先从四肢远端小静脉开始。
Tip2
加强体育锻炼,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
Tip3
使用中医保健养生方法,如拔罐、刮痧、叩齿、倒走、捏脊、八段锦、推腹法、艾灸等等。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并通过负压、温热等作用达到强身保健效果。灸法就是借助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来达到保健养生、延年益寿的目的。
本文来源:转载自《城市速递》北京看白癜风权威医院白癜风应注意什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his.com/xyxc/1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