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血管炎

类风湿因子RF分型的诊断价值


告别白癜风舍我其谁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20/5778272.html

类风湿因子(RF)是以变性IgG的Fc片段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是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自身抗体之一,已纳入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

类风湿因子可分为哪两种?自然发生型RF,主要为IgM-RF。病理型RF,IgM-RF、IgG-RF、IgA-RF并存,病理性RF是RA的主要致病因素。

目前常用的RF试剂检测暴露的问题

目前临床常用的免疫比浊法试剂主要检测IgM-RF,由于自然发生型RF主要是IgM-RF,因此易造成误诊;

研究证实,部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体内无法检测到IgM-RF,对于这类病人仅检测IgM-RF会造成假阴性,因此推荐RF分型检测。

RF分型检测临床意义

IgM-RF和IgA-RF与骨侵蚀有关:研究证实,IgM-RF和IgA-RF在RA骨侵蚀者中明显升高,经有效治疗后均明显降低,因此IgM-RF和IgA-RF适用于预测RA患者骨侵袭风险、评价治疗效果。

IgG-RF与膜炎、血管炎和关节的症状有关:血清或滑膜液中IgG-RF的出现与患者的滑膜炎、血管炎和关节的症状密切相关,关节软骨表面沉积可激活补体继而引起关节的炎症损伤。

提高RA诊断效率:IgM-RF可能是自然发生型RF也可能是病理型RF,如果IgM-RF阳性的同时,IgG-RF、IgA-RF也呈阳性,那么RA可能性更高。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END-

校对:Ben

编辑:小严

版权声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his.com/xyxc/1151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