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血管炎

涨知识一文读懂类风湿关节炎


引言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伴有显著的致残、致死率。10%-20%的RA患者病情快速进展,在1-2年内发展成严重残疾,35%患者在10年内丧失工作能力。5-10年致残率为60%,30年的致残率为90%。

1、何为类风湿关节炎?

1)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慢性、系统性疾病,是最常见的风湿免疫病之一。其特征是以腕关节、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及足等小关节的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可伴有关节外器官损害如肺间质病变、周围神经损害等,大多RA患者血清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阳性,RA可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

2)RA的发病可能与遗传、感染、性激素等有关。RA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中年女性发病为多,高发年龄为40~60岁,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2~3倍。

2、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征

1)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伴有体重减轻、低热及疲乏感等全身症状。

2)晨僵:晨起关节粘滞感,早晨起床时关节活动不灵活的主观感觉,是关节炎的一种非特异表现,晨僵的时间反映关节炎的严重程度。

3)关节炎典型表现①对称性、多关节肿痛:以腕关节、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等小关节受累为主。②关节畸形:梭形肿胀、尺侧偏斜、天鹅颈样畸形、钮扣花样畸形等。③如关节肿胀或畸形压迫正中神经可引起腕管综合征,颈椎受累可有颈部疼痛、无力,寰枢关节半脱位,可有脊髓受压表现。

4)关节外表现①高滴度类风湿因子、长期RA活动患者可出现类风湿结节,好发于肘部、关节鹰嘴突等关节隆突部及经常受压处;类风湿血管炎(主要累及小动脉的坏死性小动脉炎,可表现为指、趾端坏死、皮肤溃疡等)。②心脏受累、呼吸系统受累:可有冠状动脉炎、肺间质病变等。③肾脏损害:主要有原发性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肾脏淀粉样变和继发于药物治疗(青霉胺及NSAIDs)的肾损害。④神经系统:除周围神经受压的症状外,还可有继发于血管炎的缺血性神经病变。⑤贫血:是RA最常见的关节外表现,属于慢性病贫血,常为轻至中度。⑥消化系统:大多为糖皮质激素、止痛药副作用所致。⑦眼:部分患者可有葡萄膜炎、巩膜炎,可能由血管炎所致;还可有继发干燥性结膜角膜炎等。

诊断标准

1.抗CCP抗体与RA骨侵蚀具有相关性,抗CCP抗体阳性的RA患者更容易发展为持续性骨侵蚀性关节炎,而且抗CCP抗体阳性者的预后较差,对这类病患应采取更积极的治疗措施。

2.抗RA33抗体可在早期RA呈阳性,抗RA33抗体相对独立且与RF无交叉关联。

3.RF对RA的检出阳性率高,RF、抗CCP抗体与抗RA33抗体三者均可应用于临床对RA患者的辅助诊断。

独家产品,抗RA33抗体和抗CCP抗体、RF联合检测能够提高RA检出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his.com/xyss/801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