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点急救知识有多重要,没有人比西湖区三墩居民汪先生的感触更为深刻了。
1月6日,汪先生的妻子突然倒地不省人事,拨打后,他在急救人员的电话指导下为妻子做起了胸外按压……
丈夫为不省人事的妻子胸外按压每耽误1分钟生存希望就会减少50%
汪太太今年38岁,平时身体看似不错,两年前还生了二胎宝宝。她也从未遇到过健康威胁,直到今年1月6日那个晚上。
当天晚上九点半,一家人外出聚餐回来,汪太太脱了外套准备洗澡,毫无预兆地,她就躺倒在地上。汪先生急忙上前,却发现她瞳孔放大,心跳、呼吸似乎停了,他第一时间拨打了急救电话。
电话中,接线员得知已有心跳骤停情况后,立即指导汪先生为妻子做起了胸外按压。
这是汪先生第一次做心肺复苏,此前他也只是在网上、电视上见过演示。虽然内心很焦急,也很慌张,但他丝毫都不敢懈怠,在接线员的口令下,一刻不停地反复做胸外按压。
很快,急救车呼啸而至,急救人员抵达现场,接管了抢救工作,并将汪太医院三墩院区。在救护车上,汪太太终于恢复了心跳。
从拨打医院抢救室,大约20分钟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医院急诊、心内科、ICU、麻醉等科室迅速被动员起来,各科主任在家接到电话后,医院,加入了抢救队伍中。
医院心内科汤益民副主任医师回忆,当时情况颇为危急,医院没多久就上了ECMO(体外膜肺氧合),经过详细诊断,她疑似得过川崎病。
“这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高发于5岁以下儿童,一般及时得到救治,后期的预后很好,生存率也高。但是,即使治疗成功了,也会导致心脏动脉扩张,后期的血栓类毛病发作几率大大增加。”
汤益民说,幸亏汪先生能够在的电话指导下,及时为妻子胸外按压,实施心肺复苏术,为后期的抢救成功打下了良好基础。“虽然他的按压手法不太标准,但还是很有效的,医院时已经苏醒。”
他强调,任何心脏类疾病,救治每耽误1分钟,后期的生存希望就会减少50%。如果心脏停止超过8分钟,即便心脏及时抢救回来了,也可能已经存在不可逆的脑死亡。
如今,汪太太已撤掉了ECMO,恢复良好,不日即可转入普通病房了。
汤益民借此呼吁:希望能将正确掌握急救知识的教育培训引入更多的校园,急救培训应从娃娃抓起。
快报曾请专业医护人员演示过急救知识,学习一下,可能就能挽回一条生命!
1月20日是全国各地急救中心倡议的“-国家急救日”,医院联合杭州市急救中心,共同举办了“全国急救宣传日急救科普大讲堂公益活动”。
杭州市急救中心公布了年杭州院前急救疾病谱:去年全年,杭州市急救中心一共对人进行救治,其中创伤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中毒、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排名靠前。杭州市急救中心工作人员表示,这些年杭州市院前心脏骤停的复苏率在不断提高,最高达到了16.7%,而全国的平均水平仅2%。
市急救中心主任张军根表示,有效的疾病救治取决于三个方面,第一是患者能否实施自救,或者目击者能否给与帮助;第二是能否及时拨打,得到救护车上急救专业人员的救治;第医院内医务人员的专业救治。“医院和急救中心共同建立相应的急救体系,目的就是为了让这三个环在生命的链条上连接得更加顺畅,普及相应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让更多患者得到更加及时有效的救治。”
见习记者陈彦汝
通讯员王婷郭俊杨溶楼洋阳
·极简版政府工作报告出炉!一图读懂杭州任务清单·真香!这可能是全杭州最新鲜的一顿年夜饭·所有杭州人,再过三天,你可以约他们吃饭了!·杭州一民办学校年薪百万招聘老师!已经招到3位,今年9月开学更多内容,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杭州新闻APP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his.com/xyss/6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