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赫兹”这个词,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大概是:“这是频率的单位。”之后大部分人会想到,这是因为海因里希·赫兹这个人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物理学界为了纪念他,所以用他的名字来命名频率的单位。赫兹在30岁时靠自己简陋的实验室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但是,只有少部分人知道,这位天才在36岁时就英年早逝了,不可不谓是物理学界的一大损失。
赫兹的早逝完全是因为他所患的疾病。让我们看看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这个本来一直身体健康的年轻人到底经历了什么:
夏
身体开始出现问题
√牙和脚趾的莫名其妙的感染
√反反复复患“感冒”,不断的头痛、嗓子痛、流黄鼻涕
√多次鼻部肉芽组织的切除术,病理未发现结核或肿瘤
秋
因为顽固的中耳炎和乳突炎,接受乳突切除术
术后乳突部仍反复化脓
春
尿色变深和下肢水肿
医生诊断为“肾炎”
随后病情进一步恶化
√而后又因为牙龈炎拔去了多颗上列牙
√因上颌窦炎多次穿刺和切开引流
赫兹去世
各位看到这里,都能看出来赫兹是一例典型的肉芽肿性血管炎(Granulomatosiswithpolyangiitis,GPA)患者。在赫兹死后3年,亦即年,苏格兰耳鼻喉科医生彼得·麦克布莱德首次提到一种“快速侵蚀鼻部和面部”的疾病。到年,德国病理学家弗里德里希·韦格纳首次对该病做出了完整的描述,因此该病在当时被命名为“韦格纳肉芽肿”。年,英国兰开夏大学的alexanderWoywodt和美国梅奥诊所的ericMatteson为《柳叶刀》杂志撰写韦格纳逝世10周年的纪念文章时,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韦格纳医生当年竟然有纳粹背景。这一发现最终导致在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美国肾脏病学会和欧洲风湿病联盟决定,正式将“韦格纳肉芽肿”这一疾病名称改为“肉芽肿性血管炎”。
弗里德里希·韦格纳(-)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文献:
[1]AlexanderW,EricM.Shouldeponymsbeabandoned?Yes.[J].Bmj,,.
作者:医院内科邵池医师
编辑:紫花苜蓿
邵池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his.com/xyss/6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