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曲张可以说是发病较高的血管疾病,全国约有1亿人患有静脉曲张。它可在身体多个部位发病,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及腹壁静脉曲张等。
但最常见的是下肢静脉曲张,俗称“蚯蚓腿”。它也可在任何年龄发病,并且随着年龄增长日益严重,带来多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那么,静脉血管为什么会发生静脉曲张呢?
哪些原因会导致静脉曲张?
先天静脉壁薄弱
血液从静脉流回心脏需要依靠静脉瓣膜,静脉瓣膜在血液流向心脏时张开,血液流走后,瓣膜就会闭合,起到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
正常人的瓣膜比较结实,一般不容易被破坏。而有的人因为遗传原因,天生静脉壁薄弱且易扩张,静脉瓣膜也容易受损,就会导致血液反流,静脉压过高,从而造成静脉曲张。
有数据显示,如果双亲中有一位患静脉曲张,则子女中男性患病风险为25%,女性患病风险为62%。
久站久坐
站立或坐着时,血液因重力作用会在静脉中出现反流现象。如果经常长时间站立或保持坐姿,反流的血液就会持续对静脉瓣膜造成压力,久而久之,就会出现瓣膜功能不全,引起静脉高压,导致静脉曲张。
跷二郎腿、盘腿等坐姿非常容易压迫到腘窝处的静脉,影响血液回流。经常保持这些坐姿的人,也要小心患上静脉曲张。
慢性咳嗽
静脉回流除依靠肌肉挤压以外,也会依靠腹压的作用。长时间慢性咳嗽患者的腹压增加,静脉回流就会受阻,从而形成静脉曲张。
习惯性便秘
习惯性便秘与慢性咳嗽是相同的道理,也是由于腹压增加,导致血液回流不畅,瘀滞在下肢,引起静脉曲张。
除以上原因外,重体力劳动、妊娠或肥胖也可能导致静脉曲张。
2
静脉曲张的7个阶段
在医学上,静脉曲张被人为地分成了0~6期7个阶段。
0期:这是静脉曲张症状最轻的阶段,一般表现为下肢酸胀、无力、腿肿、易抽筋,但并不能检查出疾病。
1期:这个阶段的静脉曲张通常表现为下肢毛细血管扩张、网状静脉曲张、蜘蛛网状静脉曲张。
2期:这个阶段的静脉曲张表现为皮下浅静脉持续性扩张,下肢出现“蚯蚓状”弯曲的血管,并且通过肉眼即可看见。这个阶段的静脉曲张患者,可以不进行手术治疗,但一定要改正久站久坐、跷二郎腿等不良习惯,以减缓病情发展速度。
3期:这个阶段除静脉曲张外,还通常表现为下肢浮肿。
4期:除了静脉曲张外,腿上皮肤开始出现湿疹、色素沉着等症状。
5期:腿伤皮肤出现溃疡,如果保健得当,溃疡可以愈合。
6期:这个阶段的溃疡无法愈合,常常流脓淌水,称为“老烂腿”。
一般而言,从3期开始的静脉曲张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了,而轻度静脉曲张患者,首选保守治疗,通过改善生活习惯、穿弹力袜来缓解病情。若病情严重到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则要考虑外科手术。
怎样预防静脉曲张?
避免久站久坐
站立或保持坐姿1个小时后,就应该起身活动5~10分钟,以通过小腿肌肉泵的作用,促进血液回流,减轻静脉压力。同时,还要注意补充水分,预防血栓形成。
休息时抬高下肢
休息时,可适当抬高下肢,借助重力作用,帮助血液回流。
穿医用弹力袜
医用弹力袜又称为阶梯型压力梯度袜,足踝部压力最高,越向上压力越低。它通过压力差促进血液回流,减轻下肢静脉压力,以缓解静脉曲张症状,降低血栓、水肿的发生率。
弹力袜分预防型和治疗型。以预防为目的的人或者轻度患者可选用压力较低的预防型,且最好在瓣膜功能检测、肢体周径测量后,选择适合自己的弹力袜,不宜随意购买。
如果是中重度患者建议选用治疗型,即足踝部压力为20~30毫米汞柱的弹力袜。下地活动时佩戴,平卧休息时脱掉。需要注意的是,弹力袜只能减缓静脉曲张的发展速度,不能根治静脉曲张。如果病情严重,仍需手术治疗。
常做3组动作
第一组:站立时,有频率地踮脚或抬脚尖,然后高抬腿,通过收缩肌肉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第二组:坐着时,双脚可以有频率地“踩刹车”,一踩一放,同时配合高抬腿,也能帮助血液回流。
第三组:躺着时,双腿在空中“蹬自行车”,这个动作可量力而行,最好至少坚持5分钟。
预防静脉曲张,要从改变不良习惯做起。如果已经患上了静脉曲张,应及早治疗,还要避免长时间热水泡脚,以免血管扩张后血液聚集更多而加重病情。
赞赏
长按北京最好的医院治疗白癜风中科白癜风恢复美丽黄皮肤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his.com/xyss/4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