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进入冬季,气温骤降,易使血管收缩,血管弹性和张力大大下降,导致血管内血液循环速度减慢,同时,引起血管痉挛和血管内皮损伤,从而导致血管炎症的发生,这对周围血管疾病患者的血管造成了严峻的压力,也是冬季脉管炎多发的原因之一。此时,要警惕脉管炎的侵袭了!
有些患者的慢性炎症得到暂时缓解,但也有很多患者腿部出现麻木、疼痛,并引起行走困难,患者应当警惕,这可不一定是“老寒腿”,有可能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因为脉管炎的早期症状有麻木、发凉、怕冷、沉重,足趾有针样痛、小腿肌肉出现痉挛性疼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
专家提醒,寒冷、潮湿是脉管炎的诱因之一,很多年轻人在冬季会出现腿疼、红肿现象,休息3~5分钟,痛苦感消失。有些患者自认为没有大碍,或者仅以受寒对待。据临床观察,95%的脉管炎发生于20~40岁的青壮年男性,而作为发病重点人群的青壮年男性往往忽略早期症状。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主要累及四肢远端中动脉、小动脉、静脉的慢性、节段性、周期性发作的血管炎性病变,因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往往被患者所忽视。
脉管炎主要危害
1.局部骨质疏松
这是因为脉管炎会阻塞血液流通,缺血会导致局部骨质疏松,不仅加重疼痛,且因局部受压或负重则更加显著。
2.浅表性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
这种类型疾病主要发生在隐静脉及其分支如,小腿或足部浅静脉。表现为红索条结节状,伴有轻度疼痛,急性发作2-3周后,症状消退,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一处自愈,另处又起。
3.皮肤色泽改变
因动脉缺血使皮色异常苍白,由于浅静脉张力减低,皮肤在苍白的基础上也会出现潮红或青紫,肢体下垂时更为明显。
4.肢体发凉和疼痛
患肢发凉、怕冷,对寒冷十分敏感,尤其以指(趾)端最为明显。因神经末稍受缺血的影响,患肢可出现疼痛感、针刺感、麻木感、烧灼感等异常感觉。尤其以夜间为重,形成静息痛,常使病人抱膝而坐。
5.动脉搏动受损
最常受累的是足背动脉,其次是动脉和股动脉。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消失或减弱,同时皮肤干燥、破裂,汗液停止,无汗毛,指(趾)甲增厚、变形,形成甲沟炎等营养障碍。
6.坏疽和溃疡
如果治疗不及时,到了脉管炎后期,很容易形成溃疡和干性坏死。
如何预防脉管炎
1、戒烟限酒;吸烟是脉管炎的一个重要因素。烟草中的尼古丁是缩血管物质吸烟后可使皮肤血管收缩,血流缓慢手指或脚趾皮温明显降低。因此,预防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首先要积极戒烟。
2、肢体保暖:另外要注意保护肢体,尤其是冬春季应避免受寒、潮湿每天用热水洗手、洗脚,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3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外伤:脉管炎患者常常由于腿部供血不足、皮肤抵抗力下降而易被感染,而足部一旦出现外伤,则伤口不易愈合,造成合并感染,故保持足部的清洁、干燥十分重要。
4、良好生活习惯;坚持合理适当的运动锻炼十分重要。锻炼可增强体质和抵抗力又可改善血液循环;这对防止感染避免发生下肢坏死有益。
5、遵医嘱合理用药:肾上腺素、麻黄素等药均有收缩血管的作用,使用此类药物会使外周血管收缩,管腔变窄,静脉压增高,从而加重病情。
6、合理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从而提高身体的抗寒能力。
专家提示
脉管炎如不控制,病情可持续加重。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医院做检查,以免耽误了病情。
供稿:刘宇
编辑:刘宇
图片源自网络
了解更多推送文章,请识别白癫疯治疗医院哪个好中科荣获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his.com/xyss/4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