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血管炎

全身游走性疼痛的诊治与预防二


全身游走性疼痛的诊治与预防(二)

概述

全身游走性疼痛:即全身各部位(包括肌肉、关节、皮肤等)轮替发作的疼痛,一般发作无规律。

首先小编附上一个视频,加强各位的了解

根据疾病发生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

退行性骨关节病、慢性劳损(代谢)

周围神经病变(神经)

交感神经链综合征(神经)

更年期综合征(代谢)

骨质疏松(代谢)

其他如痛风、焦虑症、中枢疾病诱发肌张力障碍

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

是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主要累及全身皮肤、粘膜、滑膜。疼痛表现多发生于关节、肌肉。以关节居多。

多发生于关节的:

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反应性关节炎、特发性关节炎。

多发生于肌肉、皮肤:

多发性皮肌炎

风湿性多肌痛

关节、肌肉、皮肤多有表现: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多发性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的临床特点

主要累及横纹肌、呈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非化脓性炎症病变,科伴有或不伴有多种皮肤损害。

多发性肌炎系指本组疾患而无皮肤损害者。

四肢近端肌肉较早损伤,肩胛带和骨盆带肌肉通常最早波及,病变常呈对称性,进行性肌无力。

皮损病变与肌肉累及程度常不平行。

表现紫红色浮肿性斑,Gottron氏征和甲根皱襞僵直扩张性毛细血管性红斑。

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多发性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的诊断依据

1、急性或亚急性四肢近端及骨盘带肌无力伴压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2、血清CK明显增高。

3、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

4、活检见典型肌炎病理表现。

5、伴有典型皮肤损害。

具有前4条者诊断为PM,前4条标准具有3条以上并且同时具有第五条者为DM。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支持诊断。40岁以上患者应除外恶性肿瘤。

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风湿性多肌痛临床特点

对称性的近端关节和肌肉的疼痛酸痛以及晨僵为特征。

以肩关节、颈以及骨盘带肌肉最为突出。

有时远端肌群以及关节也可受累。

病变主要表现为肌腱炎和滑膜炎。

无肌力减退或肌萎缩及肌肉红肿热

一般为2年期的自限性疾病

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风湿性多肌痛诊断依据:

1、发病年龄50岁。

2、颈、肩胛带及骨盆带部位至少2处肌肉疼痛和晨僵时间≥1周。

3、ESR和(或)CRP升高。

4、小剂量激素(泼尼松≤15mg/天)有效。

5、无肌力减退或肌萎缩及肌肉红肿热。

6、排除其他类似PMR表现的病变如RA、肌炎肿瘤和感染等。

7、如符合以上六条可确诊为PMR。

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的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早期、轻型和不典型的病例日渐增多。

皮肤和粘膜大体可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类。

1、特异型皮损有蝶形红斑,亚急性皮肤红斑狼疮,盘状红斑和新生儿狼疮。

2、非特异性皮损有光过敏,脱发,口腔溃疡,皮肤血管炎,雷诺现象。荨麻疹样皮疹,少见的还有狼疮脂膜炎或深部狼疮及大疱性红斑狼疮。

关节痛、关节炎、关节畸形(10%X线有破坏)及肌痛,肌无力。

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呼吸系统、心脏、肾脏均可受累。出现不良表现。

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依据:

1、颊部红斑2、盘状红斑3、光过敏4、口腔溃疡

5、关节炎6、浆膜炎:胸膜炎或心包炎

7、肾损害:尿蛋白0.5/24小时或3+或细胞管型

8、神经系统异常:抽搐或精神病

9、血液学异常:溶贫或白细胞/mm3或淋巴细胞或血小板/mm3

10、免疫学异常:dsDNA抗体或抗心磷脂抗体+或抗Sm抗体

11、抗核抗体阳性

以上11项中先后或同时至少4项阳性者可诊断,敏感性97%,特异性89%。

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

治疗原则:

维护关节功能,消除病因(免疫原)、控制炎症

治疗方法:

1、西药:非甾体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云克疗法

2、中医治疗:与风、寒、湿、热有关

一般可分为风寒湿型、风湿热型、气血两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

1、微创治疗:关节灌洗、射频

2、其他治疗:理疗、针灸

退行性骨关节病

退行性骨关节病,系由于增龄、肥胖、劳损、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好发于负重关节及活动量较多的关节(如,颈椎、腰椎、膝关节、髋关节等)。

临床表现为缓慢发展的关节疼痛、压痛、僵硬、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和关节畸形等。

血细胞沉降率、血细胞无异常变化,X线及CT有明显改变。

主要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中西药物,云克疗法

中医分为分为风寒湿痹证、风湿热痹证、淤血闭阻证、肝肾亏虚证辨证治疗。

2、物理治疗

3、关节灌洗、关节镜

4、关节置换术

5、适当的功能锻炼,减少关节的负重和过度的大幅度活动。

周围神经病变

是由感觉丧失,肌肉无力与萎缩,腱反射的减退以及血管运动症状,单独地或以任何组合方式形成的综合征。

根据周围神经受损分为;

1、轴索,例如糖尿病,莱姆病,尿毒症或各种中毒

2、髓鞘或施万细胞,例如见于急性或慢性炎症性多发性神经病变,脑白质营养不良症或吉兰-巴雷综合征

临床多呈对称性疼痛和感觉异常,也可不对称发作,下肢症状较上肢多见。感觉异常有麻木、蚁走、虫爬、发热、触电样感觉,痛呈刺痛、灼痛、钻凿痛,有时出现触觉过敏。

体征方面有:

①跟腱反射、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②震动觉减弱或消失;

③位置觉减弱或消失,尤以深感觉减退为明显。

临床多呈对称性疼痛和感觉异常,也可不对称发作,下肢症状较上肢多见。感觉异常有麻木、蚁走、虫爬、发热、触电样感觉,痛呈刺痛、灼痛、钻凿痛,有时出现触觉过敏。

体征方面有:

①跟腱反射、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②震动觉减弱或消失;

③位置觉减弱或消失,尤以深感觉减退为明显。

交感神经链综合征

本病为多病因导致长期隐性存在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特点;

1、具有节段性、不对称性及强烈扩散性和周期性加重等特点,因受损的交感神经节不同临床表现不尽相同但都有共同的临床症状。

2、疼痛及感觉障碍,疼痛呈发作性或持续性,伴发作性加剧,夜间较重,情绪波动体力劳动、天气变化及寒冷刺激等因素均可使疼痛加重。范围较弥散有广泛扩散趋势。

3、受损交感神经节的体表投射区可出现压痛,如发现压痛点常有助于定位诊断可出现各种各样的感觉异常如麻木、蚁走样感等,客观感觉障碍较主观症状轻,多为痛觉异常,温度觉异常较少见触觉及深感觉障碍更少见。

4、血管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痉挛亦可出现血管张力减退甚至发生麻痹,以及躯体神经功能障碍。

5、多伴有神经、精神功能和内脏功能絮乱。

6、功能亢进者以烧灼样痛为主,神经阻滞有效。反之则四肢冰冷,酸胀麻痛。

本病为多病因导致长期隐性存在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特点;

1、具有节段性、不对称性及强烈扩散性和周期性加重等特点,因受损的交感神经节不同临床表现不尽相同但都有共同的临床症状。

2、疼痛及感觉障碍,疼痛呈发作性或持续性,伴发作性加剧,夜间较重,情绪波动体力劳动、天气变化及寒冷刺激等因素均可使疼痛加重。范围较弥散有广泛扩散趋势。

3、受损交感神经节的体表投射区可出现压痛,如发现压痛点常有助于定位诊断可出现各种各样的感觉异常如麻木、蚁走样感等,客观感觉障碍较主观症状轻,多为痛觉异常,温度觉异常较少见触觉及深感觉障碍更少见。

4、血管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痉挛亦可出现血管张力减退甚至发生麻痹,以及躯体神经功能障碍。

5、多伴有神经、精神功能和内脏功能絮乱。

6、功能亢进者以烧灼样痛为主,神经阻滞有效。反之则四肢冰冷,酸胀麻痛。

更年期综合征(围绝经期综合征)

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

最典型的症状是潮热、潮红,可有全身游走性不适,疼痛,胸闷、心慌等,诊断金标准激素水平下降。

治疗:1.精神心理治疗

2.激素替代疗法(HRT)

3、中药治疗:肾阴不足,肾虚肝旺,肾阳衰弱。

脾肾阳虚,肾虚肝郁,肾阴阳两虚证。

4、防治骨质疏松。

如何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地址
白癜风中药药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his.com/xyss/127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