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著此心以拒外诱,须如一团烈火,遇物即烧;宽著此心以待同群,须如一片阳春,无人不暖。??患儿,男,6岁。因“发热伴皮疹1周”入院。患儿于1周前突起高热,最高达40℃。第2天胸腹部出现皮疹,略高出皮面,波及全身,伴瘙痒感。无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也无呕吐、腹泻等表现。医院门诊予口服“病毒唑、头孢克肟及解热药”等治疗,皮疹稍减少,仍发热,但又出现双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转诊我院。辅助检查:血常规示Hbg/L,RBC3.87×/L,WBC18.97×/L,N0.76,L0.22;PLT×/L。CRP66μg/ml。尿常规:蛋白(+),脓细胞15/HP,红细胞少许,中段尿培养阴性。生化全套正常。血肥达反应阴性,血培养阴性,抗链球菌溶血素“O”阴性,血沉33mm/h。(免疫球蛋白定量:IgG17.1g/L,IgM1.19g/L,IgA0.37g/L,IgE)37IU/ml。胸部X线片示双肺纹理增粗,无片状影。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Ⅱ、Ⅴ5导联的T波低平,ST段下降。超声心动图:心脏各腔室壁厚度及内径在正常范围,左右冠脉内径4mm。生长发育史无特殊。入院查体:T39.3℃,P次/分,R30次/分,BP95/75mmHg,发育良好。神志清楚,球结合膜充血,咽部充血,扁桃体Ⅱ°肿大充血,无脓性分泌物。口腔黏膜充血,口唇干裂,杨梅舌。双颈部淋巴结蚕豆大小,轻压痛,易活动,无粘连。心率次/分,心音中等,无杂音,节律齐。双肺未闻及啰音。腹部平软,肝右肋下1.5cm,质软,脾未及。双手皮肤略肿胀,指端少许脱皮,肛门周围皮肤轻度脱皮。双膝关节无明显红肿,轻压痛,活动轻度受限。未引出病理反射。入院后诊断:发热待查。修正诊断:川崎病。入院后治疗:给予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IVIG)每天mg/kg,连用5天;阿司匹林每天30~50mg/kg,至热退3天后减至每天5mg/kg,维持治疗6~8周。什么是川崎病?答:川崎病,又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原因未明的急性全身性血管炎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有15%~20%未经治疗的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害。若病情累及冠状动脉最为严重,本病缺乏早期的实验室特异性检测指标,容易误诊。本病呈散发或小流行趋势,四季均可发病。发病年龄以婴幼儿多见,80%在5岁以下。男:女为1.5:1。川崎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答:(1)发热 体温高达39~40℃,持续1~2周或更长,呈稽留或弛张热型,抗生素治疗无效。(2)球结合膜充血 于起病3~4天出现,无脓性分泌物,热退后消散。(3)唇及口腔表现 口唇充血皲裂,口腔黏膜弥漫充血,舌乳头突起、充血,呈草莓舌样。草莓舌(4)手足症状 急性期手足硬性水肿和掌跖红斑,恢复期指、趾端的甲下和皮肤交界处出现膜状脱皮,指、趾甲有横沟,重者指、趾甲亦可脱落。(5)皮肤表现为多形性皮斑和猩红热样皮疹,常在第一周出现。肛周皮肤发红、脱皮。(6)颈淋巴结肿大 单侧或双侧,坚硬有触痛,但表面不红,无化脓。病初出现,热退时消散。川崎病的辅助检查有哪些?答:川崎病的辅助检查如下。(1)血液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伴核左移。轻度贫血,血小板早期正常,第2~3周增多。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等急性时相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浆黏度增高;血清转氨酶升高。(2)免疫学检查 血清IgG、IgM、IgA、IgE和血循环免疫复合物升高,Th2类细胞因子如IL-6明显增高,总补体和C3正常或增高。(3)心电图 早期示非特异性ST-T变化;心包炎时可有广泛ST段抬高和低电压;心肌梗死时ST段明显抬高、T波倒置及异常Q波。(4)胸部平片 可示肺部纹理增多、模糊或有片状阴影,心影可扩大。(5)超声心动图 急性期可见心包积液,左室内径增大,二尖瓣、主动脉瓣或三尖瓣反流;可有冠状动脉异常,如冠状动脉扩张(直径>3mm,≤4mm为轻度;4~7mm为中度)、冠状动脉瘤(≥8mm)、冠状动脉狭窄。(6)冠状动脉造影 超声波检查有多发性冠状动脉瘤、或心电图有心肌缺血表现者,应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以观察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指导治疗。川崎病的诊断标准有哪些?答:典型川崎病的诊断标准通常采用第三届国际川崎病会议修订的川崎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即凡具备以下6个症状中>5个者(其中发热为必备条件)可以作出诊断。①对抗生素无效的、持续>5天的发热;②眼球结膜充血;③口腔黏膜改变;④肢端改变;⑤多形性皮疹;⑥淋巴结肿大。非典型川崎病诊断为发热持续>5天,具备②~⑥项中不足4项者。川崎病的治疗有哪些?答:(1)阿司匹林 每日30~50mg/kg,分2~3次服用,热退后3天逐渐减量,约2周左右减至每日3~5mg/kg,维持6~8周。如有冠状动脉病变时,应延长用药时间,直至冠状动脉恢复正常。(2)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 剂量为1~2g/kg于8~12h左右静脉缓慢输入,宜于发病早期(10天以内)应用,可迅速退热,预防冠状动脉病变发生。应同时合并应用阿司匹林,剂量和疗程同上。部分患儿对IVIG效果不好,可重复使用1~2次,但有1%~2%的病例仍然无效。应用过IVIG的患儿在9个月内不宜进行麻疹、风疹、腮腺炎等疫苗预防接种。(3)糖皮质激素 因可促进血栓形成,易发生冠状动脉瘤和影响冠脉病变修复,故不宜单独应用。IVIG治疗无效的患儿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亦可与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潘生丁)合并应用。剂量为每日2mg/kg,用药2~4周。(4)其他治疗 如抗血小板聚集,除阿司匹林外可加用双嘧达莫(潘生丁)每日3~5mg/kg。(5)对症治疗 根据病情给予对症及支持疗法,如补充液体、护肝、控制心力衰竭、纠正心律失常等,有心肌梗死时应及时进行溶栓治疗。(6)心脏手术 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需要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搭桥术)。每日病例分析-73A.男性.68岁,咳嗽,咳痰10年,活动后喘息2年,上3层楼即感气短需要休息,近1年来无急性加重。既往吸烟48年,每日1包。查体:桶状胸,双肺叩诊过清音,呼气相延长。胸片检查可见双肺透亮度增加。肺功能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61%.FEV1%pred52%。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慢性阻塞性肺疾病B.支气管扩张症C.支气管哮喘D.间质性肺疾病答案:A慢性咳嗽、咳痰N年、无反复咯血或题干未提及咯血、吸烟史=copd慢性咳嗽、咳痰N年、有咯血、百日咳或麻疹病史、病变部位固定的局限性湿嘜音支气管柱状或囊状扩张(卷发状改变)=支气管扩张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his.com/xyks/8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