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上长了块小息肉,不疼不痒却看着糟心?可别小看它。眼睛上的这一小块肉叫翼状胬肉,刚刚长出时可能对视力影响不大,但发展到晚期却可能致盲。
什么是胬肉?
翼状胬肉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因形状似昆虫翅膀而得名。从外表上看上去,就像一块小小的息肉覆盖在我们的眼睛表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胬肉可能会越长越大。根据它的生长情况,又可以分为进展型和静止型。
进展型:胬肉的颈部宽大,新生血管多,充血,肥厚,体部呈三角形向两侧伸展,头部明显隆起,长入黑眼珠表面,甚至遮挡瞳孔。
静止型:胬肉长到黑眼珠边缘上就停止了,它不充血,微红色,头部扁平,颈及体部较薄,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但不自行消退。
另外有一种假性翼状胬肉,它可以生长在黑眼珠边缘任何一个部位,一般比较小,表面呈灰白色,但也有较肥厚的。常常由于外伤、角膜边缘溃疡、结膜的化学或热烧伤形成瘢痕组织,形成后一般不再生长。它和前面两种翼状胬肉性质上完全不同。
胬肉是如何形成的?
自身因素:遗传、营养缺乏、泪液分泌不足、过敏反应及免疫因素等。
环境因素:风沙、粉尘、热、日照等过度刺激导致的慢性炎症病变。
所以户外工作的人群,如农民、渔民、海员、沙石工人等群体眼睛经常受到尘土、灰沙、日光的刺激,引起结膜及血管慢性病变,翼状胬肉发病率较高。特别在沿海一带,翼状胬肉是非常常见的眼病,很多沿海渔村的发病率甚至高于白内障。
眼部胬肉有什么危害?
在胬肉还没有长到黑眼球上时,危害较小。主要表现为受到紫外线、沙尘、烟尘、干燥、化学物品等刺激后,胬肉体部(长在白眼球表面的部分)充血,影响美观。严重影响美观的可以手术。
当胬肉头部抵达并逐步侵入角膜后,胬肉头部附近可能出现角膜混浊,肥大而充血的胬肉可以压迫局部角膜引起散光,导致视物重影。
当胬肉进展到瞳孔区,不透明的胬肉组织遮挡瞳孔区光线,会影响视力。这时,医生一般建议要做手术了。
若胬肉完全覆盖瞳孔区,可能导致失明。并且因为胬肉术后角膜会有疤痕生成,所以完全覆盖瞳孔的胬肉即使切除后,视力提高也有限。
目前胬肉的治疗技术成熟,及时手术一般都可以得到不错的治疗效果。胬肉手术有一定的复发几率,但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手术方式的不断改进,胬肉术后复发的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比如,采用切除联合干细胞移植技术,在将胬肉切除后,从健康的角膜缘取一块干细胞,移植到切除部位,形成正常的角膜缘功能,术后复发率就减小到1%以内。
赞赏
长按全国白癜风最好医院北京白癜风哪里治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his.com/xyks/3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