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血管炎

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超声诊断


这段时间都一直忙于科室的事情,大概有2周时间没有好好整理了,今天终于算是暂告段落,于是静下心来写这篇文章。

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超声诊断

超声技术与诊断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系统性血管炎,到目前为止,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目前普遍认为其发病与感染或过敏有关,导致异常IgA在全身小血管的沉积,继发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

好发于学龄期儿童,以秋冬季节常见。

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为:可触性皮疹且至少合并一下一项表现:腹痛、IgA沉积、关节痛或关节炎、肾脏受累。其中以阵发性腹痛、呕吐、血便等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者临床称之为腹型过敏性紫癜,有报道,14%-36%胃肠道症状发生在皮疹出现之前,此时需与肠套叠、阑尾炎等急腹症鉴别。

病理变化

广泛的毛细血管、小动脉、小静脉呈急性炎症反应造成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致使白细胞和血浆渗入组织间隙引起水肿和出血,从而引起肠道改变,表现为肠壁增厚、管腔狭窄、黏膜损伤及肠蠕动减弱。

检查手段

1超声检查,为首选检查方法,可及时发现异常的肠管及其并发症。

2内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胃粘膜病变,并取活检了解有无免疫复合物及是否存在白细胞碎裂小血管炎。

3CT及实验室相关检查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方法

患儿取仰卧位,依次对患儿右上腹、右下腹、左上腹、左下腹及盆腔进行多切面扫查,对压痛明显处重点扫查。

观察内容

在扫查过程中,注意观察肠管的内径、肠管壁的结构及厚度,肠管壁的血供及肠蠕动情况,另外还需肠系膜淋巴结是否肿大,盆腹腔内是否有积液。

超声表现

①病变常见于左上腹,以空肠病变较多,表现为肠管壁不同程度节段性增厚(正常肠管壁厚度<3mm),不均匀增厚的肠壁突向肠腔,呈均匀低回声,肠壁各层清晰可辨,黏膜及浆膜层光滑,回声较肌层稍强,但仍呈低回声。

②病变部位肠管管腔呈向心性或偏心性狭窄,其上部肠腔扩张,肠腔内液体流动不畅。

③肠蠕动减弱,明显僵硬感。

④彩色多普勒显示肠管壁血管增粗,血流信号增多。

⑤可伴有腹腔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腹腔积液等。

增厚的肠管壁

鉴别诊断

①肠套叠:横切面呈“同心圆”征,纵切面呈“套管征”。

②肠梗阻:肠管扩张,但肠壁较薄。

③阑尾炎:表现为有盲端的强弱相间的双层管状结构,与盲肠相连,内部可有粪石。

参考文献:

[1]刘福娟,张东风,刘玲,李春珍,杨艳君,袁晓颖,崔洁媛,尹美娜.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超声表现分析[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19(02):-.

[2]曹海玮,郭爱玲,李聪.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S1):95-97.

[3]王宁,钱林学.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8(32):-.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白斑圆梦征程
青少年白癜风的危害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his.com/xyks/207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