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者:杨念生教授,医院风湿免疫科
整理:周雅馨,医院临床免疫科
总述
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可累及全身多器官、多系统,患者可因耳鼻咽喉、肺、肾脏、神经系统或皮肤等为首发症状就诊。
AAV患者的实验室检验常提示显著的炎症反应如ESR/CRP、血小板、尿红细胞升高等。
另外,某些药物包括丙基硫氧嘧啶、别嘌呤醇、苯妥英钠、可待因等也可引起AAV,临床医生也应引起重视。
总之,加深对AAV发病机制及诊疗的认识有助于临床医生提高对AAV患者的诊治水平。
ANCA在AAV中的致病机制
促炎因子激活中性粒细胞表达MPO和PR3,ANCA与MPO/PR3形成免疫复合物,与中性粒细胞FcγR结合进一步使中性粒细胞过度活化产生ROS和分解酶破坏内皮细胞,同时进一步使之中性粒细胞产生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ANCA与AAV临床表现的不一致性
有的AAV患者实验室检查却表现为ANCA阴性,这是因为ANCA有很多亚型,其中抗MPO-是致病性最强的抗体,但目前临床上能够检验到的亚型还比较有限,并且血清铜蓝蛋白和抗MPO结合会干扰检测。除了有诊断价值,ANCA也可预测疾病复发。
一项对RAVE数据中PR3-ANCA进行随访的研究显示,直接ELISA检测PR3-ANCA升高预测严重复发(HR:4.57),特别是表现为肾损害(HR=7.94)和肺泡出血(HR=24.19)者。
另外一项纳入例AAV患者的研究表明,MPO-ANCA有助于预测MPO阳性的AAV复发。
AAV病理和临床特征比较
年CHCC系统性血管炎分类将AAV分为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和嗜酸粒细胞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
不同病理表现的AAV患者具有相应的临床特征(见下图)。
AAV的治疗进展
研究表明,对于使用环磷酰胺治疗AAV的患者,口服和脉冲两种给药方式在治疗效果上无明显差异,但脉冲给药的患者复发率更低且CTX累积量更少。因此,针对于CTX的用药,更推荐脉冲的方式。但是,AAV患者在治疗后患恶性肿瘤风险明显增加,特别是膀胱癌、白血病和恶性黑色素瘤皮肤癌,科学家推测这种增加的恶性肿瘤风险可能与CTX剂量有关。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用其他药物替代CTX的治疗呢?研究提示经MTX治疗的AAV患者复发率高于CTX,而MMF治疗的PR3-AAV易复发。而利妥昔单抗(RTX)对严重AAV疗效不差于口服CTX,复发病例疗效似乎更好;但RTX方案不优于ivCTX,两者均有较高缓解率。
EULAR在AAV诊疗指南中提出:推荐RTX用于诱导缓解或复发、危重AAV患者。指南还提到:AAV患者的维持治疗至少要2年。
AAV的准确判断、适度治疗
第一,先判断疾病的活动度,ESR/CRP升高,病理提示纤维素样坏死、细胞性新月体、肾小球囊GBM断裂、间质炎症浸润甚至肉芽肿形成、小血管炎、小动脉炎;
第二,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即慢性化程度,慢性化指标包括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及肾间质纤维化;
第三,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如慢性肾功能不全/老年/全身状况差;
第四,适当减少免疫抑制强度,如CTX减量20%。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辽宁白癜风医院白癜风治疗中药有什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his.com/xycr/5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