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的流感大流行,已导致大批儿童中招,学校停课。流感主要表现便是高热,但有些患儿会出现连续好几天的高热,同时伴有肢体躯干的红斑,颈部的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时,就需要考虑川崎病的可能。那么川崎病又是什么毛病呢?
什么是川崎病?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易感者感染某种病原毒素后触发的由免疫介导的全身中小血管炎性综合征。年首先见于日本川崎富作医师的报道,并以他的名字命名。本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长时间的高热,淋巴结肿大等。多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其中以6-18个月的婴幼儿发病居多。
川崎病有哪些症状?
川崎病最先出现的症状是高热,体温可以达到39℃以上,而在时间上则能持续到5~11天或更久(2周至1个月)。遗憾的是抗生素治疗并不能起到明显作用。
在发热的前几天(约1~4日)有些孩子身上会出现斑丘疹或多形红斑样的皮疹,有时会出现痱疹样皮疹,但基本不会有疱疹和结痂,大概一周左右就会自行消退。绝大多数会出现双眼结膜充血,同时还有嘴唇潮红、皲裂甚至出血的表现,还可以见到特征性的杨梅舌。
急性非化脓性颈淋巴结肿大也是川崎病的特征性体征,以前颈部最为显著,直径约1.5cm以上,一般在发热后3天内发生,几日后会自行消退。有些小孩在发病的初期可能会出现手指头和脚趾头的肿胀以及手掌和足底的潮红(1-9日)。而在十天过后(9-21日)则会出现特征性趾端大片状脱皮或者肛周脱皮。
川崎病还可引起严重冠状动脉病变和心脏损害,发生心肌炎、心包炎和心内膜炎等病症,是儿童最严重的后天性心脏病之一。
哪些检查是确诊所必须的呢?
在临床上,会为怀疑患上川崎病的患儿进行超声心动检查或心血管造影的检查,如果结果提示冠状动脉瘤、心包积液、左室扩大及二尖瓣关闭不全,同时结合持续性高热、淋巴结肿大、皮肤黏膜损害等症状可确诊。血沉及CRP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对明确诊断起到帮助。
什么原因引起川崎病?
现在一般多认为川崎病是易患宿主对多种感染病原触发的一种免疫介导的全身性血管炎,但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明确。有部分研究表明该病在急性期存在明显的免疫失调,这一点在发病机理上可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川崎病会传染吗?
川崎病会出现持续性的高热和皮疹等症状,部分家有二宝以及小区或亲朋好友家小盆友走动频繁的家长往往担心会不会发生交叉感染。实际上,川崎病并没有传染性。
孩子得了川崎病,家长们需要做什么?
如果家中有孩子被诊断患上川崎病或者疑似病例时,家长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如果有高热的情况,要做到及时补充水分。
②饮食上以容易消化和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为主。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B和维生素C。
③在照料孩子的过程中,需要白癜风专家祛白季北京中科白癫疯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his.com/xycr/2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