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血管炎

河南省淋巴瘤诊疗中心第90期学术活动及


年6月7日15:30,河南省淋巴瘤诊疗中心于医院门诊楼10楼第3会诊室进行了第90期学术活动及多学科会诊。河南省淋巴瘤诊疗中心,医院肿瘤科、病理科、神经外科、胃肠科、检验科血液细胞室,医院,医院等专家参与了本次学术活动。

医院肿瘤科李玲副教授进行了“血细胞减少的诊治”的专题讲座。患者,女性,72岁,身高cm,体重60kg,PS评分2分。因“乏力半个月,发现贫血10天,低热1天”为主诉入院。患者半个月前无诱因出现乏力、纳差,伴心慌、气短。10天前查血常规:白细胞2.92*/L,HGB66g/L,血小板*/L,给予输注红细胞2单位,乏力减轻,HGB80g/L。患者1天前出现低热,体温37.6℃,抗感染治疗无效。实验室检查:网织红细胞绝对值2.2*/L,白细胞2.69*/L,红细胞2.43*/L,血红蛋白72.5g/L,血小板*/L(MCV、MCH、MCHC正常);胸腹CT:冠脉钙化;骨髓涂片:混合性贫血伴刺激性骨髓象。初步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但查血常规,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直线下降且体温不断升高,考虑与感染有关,给予甲强龙80mg/d,输注洗涤红细胞、控制心衰等治疗,用药14天后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升至89.8g/L、血小板79*/L、淋巴比例50.12%。但患者持续发热,查骨髓流式示:骨髓异常细胞群占18.9%、表达CD2、CD4、CD10;弱表达CD3,为异常T淋巴细胞;骨髓活检示:大量T淋巴细胞异常增生,增生小淋巴细胞基本为T细胞,表达CD3、CD4、CD8,结果高度提示T细胞淋巴瘤。最终诊断:原发于骨髓T细胞淋巴瘤合并Evans综合征。之后,李玲副教授结合文献,对原发骨髓淋巴瘤(Primarybonemarrowlymphoma,PBML)的特点进行解读。该病为独立的骨髓浸润;除外已知的原始骨髓浸润的淋巴瘤/白血病外,具有以下特点:体格检查或胸部、腹部及盆腔的CT等影像学检查均未发现淋巴结、脾脏、肝脏或其他髓外浸润;无原发于骨的肿瘤,骨髓活检未发现骨小梁结构破坏。而Martinez等回顾性分析了7个国家12个研究机构近25年的所有淋巴瘤患者资料发现,只有21例患者符合上述PBML标准,其中男性13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65岁(29~81岁),全部病例AnnArbor分期均为IV期,贫血和(或)血小板减少(89%),LDH升高(79%),β2-微球升高(55%);乏力、不适、B症状(67%),三分之一弥漫性骨痛。结合该病的特点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该患者采用R-CHOP方案化疗一个周期之后症状明显缓解,血常规淋巴比例恢复正常。对此总结:①严重溶血病情凶险,排查原因时需警惕淋巴系统肿瘤,控制溶血需有效治疗原发病;②原发骨髓淋巴瘤发病率低,易漏诊。患者出现B症状及贫血、血小板减少,周身骨痛,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时应排除该病可能;③原发骨髓淋巴瘤化疗需注意骨髓毒性;应行腰穿预防中枢浸润;侵袭性患者预后差。④美罗华对难治性自免溶贫患者有效,并可试用于某些T细胞淋巴瘤患者。

李玲副教授的讲座把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提高了临床医生对淋巴瘤相关病理诊断和临床研究的认识水平,为临床医生的诊疗工作提供了最新、最前沿的理论知识。

继之参会人员分别就疑难病例进行了会诊讨论,各个专家结合自己的临床诊治经验,踊跃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最终确立了会诊患者的诊断措施和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病例一

1、病史简介(病例来自医院):

患者,男,54岁。5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7.4℃,无畏寒、寒战、肌痛,无咳嗽、咳痰、胸闷、呼吸困难,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腹痛、腹泻、便秘等,未治疗。4月余前感左侧背部钝痛,无放射性,夜间不能左侧卧位休息,平躺与右侧卧位疼痛减轻,体温间断升高,最高体温至38.8℃,口服“扑热息痛”后体温可下降,医院就诊,CRP、RF定量、尿常规、甲功、降钙素原、血沉正常,EB病毒抗体IgM阴性,血管炎四项阴性,抗核抗体谱阴性。结核杆菌γ-干扰素释放试验.0pg/ml。胸部CT示:双下肺炎症。上腹部增强CT示:①胃底占位,脾脏受侵;②腹腔淋巴结转移;③肝囊肿、左肾囊肿;④胆囊未见明显显示。胃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后至我院行腹腔淋巴结穿刺病理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学标记提示活化B细胞起源;免疫组化:AE1/AE3(-),CD3(-),CD20(+),CD30(-),S-(-),CD10(-),Bcl-6(-),Bcl-2(90%+),C-myc(40%+),ALK(-),EMA(-),CD43(-),Pax-5(+),Ki-67(90%+),MUM-1(+);FISH检测结果:可见C-myc基因多拷贝,未见其基因断裂;可见Bcl-2基因多拷贝,未见其基因断裂;未见bcl-6基因断裂及多拷贝情况。PET-CT示:①纵隔、膈上后群、腹腔及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部分融合成团代谢活跃,邻近胃壁增厚代谢活跃,胰腺体尾部形态饱满代谢活跃,脾脏多发低密度影代谢活跃,考虑淋巴瘤可能性大;②双侧筛窦炎;双侧下鼻甲肥大;双颈Ⅰ、Ⅱ区多发淋巴结代谢未见异常,考虑炎性淋巴结;③右肺尖肺大泡;右肺中叶内侧段及双肺下叶见条索状高密度影代谢未见异常,考虑慢性炎症;左肺下叶膨胀不全;右肺下叶钙化灶;左侧胸腔积液;主动脉弓钙化灶;④胆囊切除术后改变;左肾囊肿及钙化灶。⑤盆腔积液;⑥脊柱退行性变。初步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Ⅳ期(侵犯纵隔、膈上后群、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胃壁、胰腺体尾部、脾脏)-预后指数4分-高危。因患者为双重打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故给予“R-EPOCH”方案化疗3周期,化疗过程顺利,化疗后出现IV度骨髓抑制,2周期疗效评价PR。5月29日患者因发热医院,查血示:CRP40.82mg/L,PCT阴性,G实验、GM实验阴性,先后给予头孢美唑、比阿培南联合利奈唑胺、比阿培南联合去甲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患者仍反复发热,热峰为39.8℃,伴畏寒及寒战,给予地塞米松及美林后好转。实验室检查:降钙素原0.ng/mL;血培养:培养5天无细菌生长;病毒IgG阳性(+);巨细胞病毒IgG阳性(+);血免疫球蛋白G6.71g/L;T淋巴细胞89%;抑制性T淋巴细胞44%;B淋巴细胞1%;粪便常规隐血(+),结合影像学检查未见肿瘤进展,暂排除癌性发热可能。给予比阿培南+万古霉素+伏立康唑,疗效不显著,后更改为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伏立康唑进行治疗,患者仍间断发热,常于下午出现热峰,热峰为38.5-39.5℃,伴畏寒,自述给予地塞米松后可控制体温约1天半,于昨日停用全部抗生素以排除药物热可能,并行骨髓穿刺活检术,今日凌晨再次发热至39.8℃,再次给予抽取血培养。

2、会诊目的:

患者目前发热原因:感染性发热or药物热?指导下一步治疗。

3、会诊意见:

李玲副教授:患者中年男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Ⅳ期(侵犯纵隔、膈上后群、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胃壁、胰腺体尾部、脾脏)-预后指数4分-高危。行“R-EPOCH”方案化疗3个周期,2周期疗效评价PR。后患者因反复发热于当地就诊,先后给予头孢美唑、比阿培南联合利奈唑胺、比阿培南联合去甲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患者仍反复发热。患者后至我院接受治疗,分别给予比阿培南+万古霉素+伏立康唑,疗效不显著,后更改为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伏立康唑进行治疗,患者仍间断发热。结合病史及影像学检查未见肿瘤进展,暂排除癌性发热可能,考虑为感染,建议继续给予抗感染治疗。

张明智教授:同意李玲副教授的意见,考虑感染,菌血症。患者由于接受高强度化疗3周期,自身免疫力低,感染往往不典型。建议更换抗感染药物①舒普深+卡泊芬净+替加环素;②提高免疫功能治疗:丙球冲击+胸腺肽α1。

病例二

1、病史简介(病例来自医院)

患者男,52岁,以“左腹股沟、右腋窝红斑1年余,确诊外周T淋巴瘤5月余”入院。查体:左侧腹股沟可见7*5cm大小肿块,局部破溃,上附白色脓苔。病理第一次报告:T细胞淋巴瘤不除外,免疫组化:S-(散在+),CD1a(散在+),Desmin(-),CD3(+),CD20(-);CD(上皮+),Ki-67(40%+)。第二次报告:考虑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殊类型),免疫组化:CD4(+),CD8(个别细胞+),ALK(-),GATA-3(+),CD68(+),CD5(+),CD2(+),TIA-1(+)。第三次报告:(左侧腹股沟)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殊类型)。TCR基因重排:可见单克隆增生T细胞。骨髓活检、流式细胞、涂片正常。初步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外周T细胞型(非特指型)-IV期(右肩部、左侧下腹壁、左侧髂部皮下软组织、左侧腹股沟淋巴结)。行“GDPT”方案4周期,2周期疗效评价PR,4周期SD,行适形调强放疗50Gy(2Gy/次),放疗结束后复查CT示:双肺多发结节,较-04-11日片增多增大;双肺间质性炎症,较前加重;双侧胸膜局限性增厚;双肾囊肿、脾稍增厚;前列腺钙化灶;双侧腹股沟区肿大淋巴结影,较前减小。

2、会诊目的:(1)指导下一步治疗(2)患者双肺间质性改变加重的原因?

3、会诊意见:

张蕾教授:中年男性,确诊外周T细胞淋巴瘤5月,结合病理检查及骨髓活检、TCR基因重排,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外周T细胞型(非特指型)-IV期(右肩部、左侧下腹壁、左侧髂部皮下软组织、左侧腹股沟淋巴结)。给予“GDPT”方案4周期,2周期疗效评价PR,4周期SD,后行适形调强放疗50Gy(2Gy/次)。现患者疾病未完全缓解,出现双肺间质性改变加重。考虑到间质性肺炎的基础上容易合并真菌感染,建议给予激素冲击并给予抗生素及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建议行肺部活检,病理排除淋巴瘤肺部浸润可能。

张明智教授:从影像学上看,有间质性改变,高度怀疑合并真菌感染,可以给予甲强龙冲击,另外给予抗真菌药物处理。至于是否加用抗生素,由于目前患者无发热,没有细菌感染的证据,可继续观察。同意行活检明确诊断。

淋巴瘤专家张明智

赞赏

长按







































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得了白巅峰能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his.com/xycr/269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