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血管炎

享病例第169期肺部病变一例解读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本病例的临床病史、影像检查和相关问题04解读

1、所示图像中病变起源?理由?

A肺内B胸膜

答案:A

解析:病变主体位于肺内,胸膜部分受累。

2、本病影像表现是(多选)

A胸膜下B楔形C反晕征D增强扫描为低强化

答案:ABCD

解析:上述均为本病的影像表现,为胸膜下分布楔形阴影,尖端指向肺门,病变内部密度较低,呈磨玻璃密度,为反晕征表现,增强后呈低强化。

3、最有可能的诊断是(单选)

A肺癌B真菌感染C肺梗死D血管炎

答案:C

05诊断

病理

少量肺组织有坏死,局灶可见明显增生的血管,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考虑可能是血管肿瘤,不除外恶性

免疫组化:CD31(++),F8(++),AE1/AE3(-),p53(约60%+,强度:中-弱),ki67(10%+),CD34(++),SMA(++),S(±)

说明:病人于年8月复查胸片,病灶较前明显吸收缩小,故结合病人的影像学表现,最后诊断为肺梗死。

06讨论

正常肺组织由乏氧的肺动脉和氧化的支气管动脉双重动脉供血。当充血性心力衰竭、肺静脉高压、全身低血压支气管动脉流速减低时肺梗死的风险会增加;还有文献报道年轻、身高较高、吸烟史等是急性肺动脉栓塞引起肺梗死的独立预测因子。在急性肺动脉栓塞中大概有1/3病人会发生肺梗死,其因素取决于闭塞发生部位、闭塞发生的速度以及支气管动脉血流增加代偿的能力。血栓栓塞性疾病及引起肺梗死最常见的病因,其中四肢深静脉的血栓又是血栓栓塞最常见的病因。病理生理上肺梗死为完全梗死,不可逆的缺血性损伤,毛细血管缺血引起通透性增加,支气管动脉再灌注引起肺泡出血和坏死;随着时间会逐渐消退,可能会完全消失或残存纤维索条或胸膜增厚。病理上为坏死区域,周围为薄的充血或炎症带。影像上表现为单发或多发,胸膜下分布,多发生于中等或小的动脉分支供血的区域,急性梗塞典型者表现为胸膜下分布阴影,称为“驼峰征”,与脏层胸膜呈钝角,尖端指向肺门,以支气管血管束为中心,可伴有胸腔积液、单侧膈肌抬高、肺不张等;有文献报道表现为半圆形或垫状的阴影也较有特异性,CT上中心可表现为透亮区域,呈泡沫样改变或反晕征,偶尔可发生空洞,增强后呈低强化。

肺梗塞的血管内病因鉴别诊断包括恶性肿瘤引起的梗死,脓毒栓子引起的梗死,带状梗死,血管本身原因引起的梗死(镰状细胞疾病、血管炎等)及混合因素引起的梗死(医源性损伤入肺移植等)。肺梗塞的血管外病因鉴别诊断包括扭曲和压迫。

肺梗死与其它疾病的鉴别诊断包括:球形肺炎、球形肺不张、真菌感染等。

作者简介:黄娟,医学硕士,医院放射科主治医师,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主要研究方向为缺血性脑卒中头颈部血管磁共振成像。

版权说明影享国际

本病例讨论为影享国际原创,供广大医师学习交流,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影享国际”。您的分享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让影享国际这个学术交流平台能为中国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尽一份努力。

专为医学影像人订制的权威、专业、开放的全方位学习交流平台

oJi长按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南昌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his.com/xycr/139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