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血管炎

经方治疗风湿病的实践与研究一痹病的内涵


中医痹病的内涵与外延

一、痹病的内涵

痹:广义:凡一切闭阻不通之病皆可称之为痹。如食痹、胸痹、喉

痹、痹证等。

狭义:仅指痹证,又称痹病,是人体营卫失调,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或日久正虚,内生痰浊,瘀血、毒热,正邪相搏,使经络、肌肤、血脉、筋骨,甚至脏腑的气血痹阻,失于濡养,而出现的以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为特征,甚至累及脏腑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外痹、内痹说)

二、痹病的外延

概念的内涵是反映概念所指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外延是概念所指对象的全部范围。痹病的外延即其病种范围。

五淫痹:风痹、寒痹、湿痹、热痹、燥痹;

五体痹:皮痹、肌痹、脉痹、筋痹、骨痹;

五脏痹:肺痹、肝痹、心痹、脾痹、肾痹;

六腑痹:胞痹、肠痹、三焦痹、胃痹、胆痹;

肢体痹:颈痹、肩痹、腰痹、膝痹、足痹;

经筋痹:多指慢性筋伤;

特殊痹:历节、尪痹、大偻、痛风、产后痹、狐惑病等。

常见中西医病名对照

类风湿关节炎——尪痹、历节

强直性脊柱炎——肾痹、骨痹、大偻

骨关节炎——骨痹

痛风——痛风

硬皮病——皮痹、血痹

红斑狼疮——阴阳毒、红蝴蝶疮、五脏痹

皮肌炎、肌炎——肌痹

白塞氏综合征——狐惑病

干燥综合征——燥痹

血管炎——脉痹、五脏痹

治疗风湿病的常用经方

●解表剂: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等。

●祛风湿:麻黄加术汤、麻杏薏仁甘汤、防己黄芪汤、桂枝附子汤、

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等。

●祛寒剂:乌头汤、乌头桂枝汤、当归四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

桂枝加附子汤、附子汤等。

●清热剂:白虎加桂枝汤等。

●清热利湿:防己地黄汤、木防己汤等。

●清热解毒剂:升麻鳖甲汤、甘草泻心汤等。

●活血化瘀剂:大黄蟅虫丸、桂枝茯苓丸等。

●补益剂:黄芪桂枝五物汤、理中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肾气

丸、干姜苓术汤等。

●其他……

声明: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his.com/xycr/1130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