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民间常说「缠腰龙,钻心痛」。
什么是缠腰龙?就是我们医学上所说的带状疱疹。
据患者描述,带状疱疹的痛感有着刀割、火烧、电击、鞭抽的感觉,疼痛程度不亚于生娃。
哪怕疱疹消失,不少患者的疼痛还会延续,短则一个月,长则数十年……因此,它被人称为「不死的癌症」。
民间还有说法:当蛇缠满了腰,患病的人就会死去。
听起来让人寒毛直竖,但事实真的如此吗?蛇缠腰到底是一种什么病?今天我们请到了方回春堂王丽华医生来为我们详细解答。
「蛇缠腰」不会致死
多数人闻风丧胆的「蛇缠腰」,其实叫做带状疱疹,这是一种皮肤病,并不会致死。
但是它非常难缠,是因为这种皮肤病容易留后遗神经痛,临床表现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剧烈的神经痛。
据统计,部分成年人一生中都会有一次带状疱疹发作,而且年龄越大,病情越重,后遗神经痛也越突出!
带状疱疹长在哪里最危险?
带状疱疹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春秋季常见,当我们的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紧张、生活压力大、感染、感冒时,就可能引发带状疱疹。
发病位置
带状疱疹可发生于任何感觉神经分布区,主要表现为沿神经节段分布的红斑、水泡,并伴有疼痛。
临床上以胸背段最常见,可高达55%,其次还有腰段、颈段,以及三叉神经分布区域。
发病症状
带状疱疹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成簇水疱,沿一侧周围神经呈不规则的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大多有两个明显特点:
常呈单侧性,一般不超过体表正中线。
疼痛呈阵发性,患者常有特殊样疼痛及局部皮肤的麻木放电感。
带状疱疹并发症危害大
有人说带状疱疹位置越高越危险,但其实危险并非在于高度,而是生长的部位——三叉神经处。
三叉神经是面部重要的感觉神经,可分为眼支、上颌支和下颌支。其中眼支受累率高,可并发结膜炎、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严重者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侵害上颌支可出现面瘫、耳聋、耳部疱疹三联征。
因此,三叉神经带状疱疹所占比例虽小,但常常伴随严重的并发症,而且其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也较高,必须引起重视。
带状疱疹的易感人群
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不高,大家不用过于担心,不过,以下人群需要警惕:
1、首先是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病毒容易入侵,导致带状疱疹发作。
2、工作紧张,长期熬夜的人,不正常的作息时间导致他们的身体机能不好,病毒也容易入侵,水泡的生长可能性也比较的大。
3、是本身免疫系统比较差的人,他们的身体在面对病毒抵抗力差,长带状疱疹的可能性比一般人大的多。
中医对于带状疱疹的治疗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多因情志不遂,饮食失调,以致脾失健运,湿浊内停,郁而化热,湿热搏结,兼感毒邪而发病。
带状疱疹总的治法以利湿解毒、通络止痛。根据带状疱疹发病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部位治疗,一般初期以清热利湿解毒为主,佐以通络止痛;中期清热解毒和通络止痛并重;后期以养阴清热止痛或健脾通络止痛为主。
病在胸腹中部,加强疏肝清热解毒之力;病在外阴、下肢、加强清利下焦肝胆湿热之力。且应内治和外治相结合。
辨证用药
1、湿热困阻
水疱初起,灼热疼痛,数量不多。四肢困倦,不思饮食,食后腹胀,大便稀烂,小便黄,舌苔黄腻。
脾失健运,蕴湿不化,兼感毒邪。
清热解毒,利湿止痛。
2、湿毒火盛
水疱多而肿大,基地鲜红,痛如火燎;或水疱混浊溃破,或伴浓疱浓痂,或伴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口干口苦,小便赤黄,大便干结,舌红舌苔黄厚,脉滑数。
肝胆热盛,气滞湿阻,兼感毒邪。
泻火解毒,利湿止痛。
3、气滞血瘀
发病后期,水疱结痂,但局部疼痛不止,舌质暗,苔白,脉弦细。
气滞血瘀,余毒未尽。
养阴活血,通络止痛。
外治法
除了内服中药,还可以用外治法,以下方法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外洗
带状疱疹可用外治法进行治疗。可用紫草、野菊花、地榆、苦参、大黄,每天煎煮后微温外洗患处。
2、湿敷
病中期如果水疱溃破,糜烂明显,宜用湿敷法治疗。可选用上述药材湿敷。
3、外搽
水疱未破者用三黄洗剂外搽,已经溃破,在湿敷期间外搽青黛油;已经结痂的用金粟兰酊外搽。
王丽华
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杭州市基层名中医,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长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擅长中医结合治疗各种皮肤性病科疑难杂症。
擅长治疗:痤疮、黄褐斑、慢性荨麻疹、外阴瘙痒、带状疱疹、过敏性紫癜、颜面再发性皮炎、血管炎、银屑病、白癜风等顽固性皮肤病;扁平疣、寻常疣、尖锐湿疣、HPV感染、生殖器疱疹等病毒性疾病;甲状腺病、乳腺病、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症、脱发、神经性皮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偏头痛、失眠、咳嗽、肺结节、过敏性鼻炎、咽炎、口腔溃疡、便秘、清脂减肥、养颜美容、亚健康调理。
坐诊信息
拱宸桥馆
周三晚上、周六全天
今日福利
文末留言#抢号#
即可获得医生的义诊号
(仅限免挂号费)
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更多精彩
面色发黑、眼睛干涩,长期熬夜、喝酒最伤肝!每天吃点它,呵护小心肝~
最冷的时候贴它,健脾补肾,温阳益气,祛风散寒,三九补一冬,来年少病痛!
大姨妈量越来越少,会早衰吗?月经量低于这个数字,就该警惕了
本文转载自明珠电视
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违规,请联系我们
点击下图查看方回春堂各馆信息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his.com/xycr/11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