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血管炎

科普中医院超声科带您了解颈部血管超声


白癜风有看好的没 http://m.39.net/pf/a_4784138.html

1.颈部血管超声可以检查哪些颈部血管?可以检查哪些疾病?

超声可以检查颈部的多支血管,包括颈动脉系统和椎动脉。

通常“颈动脉超声”说的是颈动脉系统。颈动脉系统根据部位不同又分为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在这些血管中,颈内动脉是最重要的,颈内动脉分为左右两侧,分别供应左右大脑半球大部分(前部2/3)。

颈部血管超声可以同时检查椎动脉,椎动脉分为左右两侧,供应大脑半球后部的后1/3、脑干和小脑。由于椎动脉起源于锁骨下动脉(多数情况下),两者关系密切,有时也会检查锁骨下动脉。

颈部血管超声可以检查的疾病有:最常见的疾病是颈部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包括斑块形成,严重时造成的血管狭窄甚至闭塞。其次还可以检查:某些类型的血管炎(如大动脉炎)、血管夹层(如颈动脉夹层、椎动脉夹层)、放疗后颈部血管狭窄、纤维肌发育不良、动脉瘤、颈静脉疾病等。

2.如何看颈动脉超声报告?

报告一般会描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一般超过0.10cm诊断内中膜增厚。

还会描述血管壁有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下简称“斑块”),斑块的部位、数目、大小、形态、回声特性,斑块大小常常用“长度cmX厚度cm”表示。

如果斑块严重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血管狭窄,这时报告中会描述狭窄的部位、程度等,狭窄程度一般以百分率(%)表示。

还有一些其他更为专业的参数如管径、血流速度、其他血流动力学参数等,没有医学专业背景者就很难自己看懂了。

3.什么是内中膜增厚?什么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什么是血管狭窄?

内中膜增厚、斑块、血管狭窄的关系?

血管壁包括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内中膜厚度(IMT)指的是血管壁内膜和中膜的厚度,随着年龄增加IMT逐渐增加。IMT反应了血管的年龄,打个比方说,就像皮肤会随年龄增长皱纹一样,IMT增厚反应了血管壁的老化。平均年龄每增长10岁,IMT增加0.01cm。超过0.10cm诊断内中膜增厚。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简单讲就是脂质在血管壁沉积造成斑块,也是血管壁的一种病理性老化过程。打个比方说,就像水管内壁生锈、管壁增厚一样。

各种病因可以导致血管腔狭窄,最常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打个比方说,就像水管壁生锈、管壁增厚、水管内径会变细狭窄一样。

三者关系:内中膜增厚经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增厚到一定程度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了(但是内中膜增厚并非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并不一定会发展成斑块。内中膜增厚还见于高血压病、老龄等)。斑块严重到一定程度,或者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就会导致血管腔狭窄。比较小的斑块不会导致狭窄,此时不需计算狭窄率。

4.血管狭窄70%是什么意思?为何要计算血管狭窄率?如何计算?

简单讲,血管狭窄70%就是指“堵了70%,还通30%”。

血管狭窄率有很多种计算方法,比如管径法(残余管径和原始管径比较)、面积法(横断面上残余管腔面积和原始管腔面积比较)。管径法和面积法虽然直观,容易理解,但是也有自己的局限性。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超声判断狭窄程度的标准是——综合各种参数做出狭窄程度判断,更多的被使用是,将狭窄程度分为50%、50%-69%、70%-99%、%(完全闭塞)。

计算血管狭窄率的主要目的在于指导下一步治疗、选择治疗方案。比如无症状颈动脉狭窄70%以上,需要考虑手术或介入支架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50%以上,需要考虑手术或介入支架治疗;闭塞者一般不能再做手术或支架治疗,除少数例外情况;不管手术或介入支架治疗,一般都需要同时进行内科药物治疗。

王鑫彩超室主任,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超声工作20余年,先后在聊城二院、医院进修学习,擅长心脏及周围血管,腹部、妇产科、经阴道超声诊断,技术过硬、手法纯熟,诊断明确,对超声常见病,多发病有丰富的临床超声诊断经验。

张文慧,超声科医师,毕业于河北工程大学,从事超声工作近10余年,曾在聊城市二院进修深造对心脏、颈部血管超声的超声诊断,平时工作勤奋、严谨、踏实,经过不断学习和临床积累,对血管、心脏、腹部、妇产超声疾病诊断积累了丰富经验。

中医院超声科室拥有一支医德高尚、做学严谨、业务水平精湛的诊疗队伍,目前有医生8人,其中,副高职1人,中职1人,初职6人。科室每年选派1-2名科室骨干医师到医院进修深造学习先进超声技术,并结合自身临床需要不断优化,提高超声专业学科的诊疗水平。

超声科咨询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his.com/xyxc/871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