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健康教育
脑出血:又称出血性卒中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
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微动脉瘤或者微血管瘤,其他包括脑血管畸形、脑膜动静脉畸形、囊性血管瘤、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特异性动脉炎、真菌性动脉炎,烟雾病和动脉解剖变异、血管炎、瘤卒中等。
此外,血液因素有抗凝、抗血小板或溶栓治疗,嗜血杆菌感染、白血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及颅内肿瘤、酒精中毒及交感神经兴奋药物等。
用力过猛、气候变化、不良嗜好(吸烟、酗酒、食盐过多,体重过重)、血压波动、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为诱发因素。
1.运动和语言障碍
运动障碍以偏瘫为多见;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失语和言语含糊不清。
2.呕吐
约一半的患者发生呕吐,可能与脑出血时颅内压增高、眩晕发作、脑膜受到血液刺激有关。
3.头痛头晕
头痛是脑出血的首发症状,常常位于出血一侧的头部;有颅内压力增高时,疼痛可以发展到整个头部。头晕常与头痛伴发,特别是在小脑和脑干出血时。
4.眼部症状
瞳孔不等大常发生于颅内压增高出现脑疝的患者;还可以有偏盲和眼球活动障碍。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常常两眼凝视大脑的出血侧(凝视麻痹)。
5.意识障碍
表现为嗜睡或昏迷,程度与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和速度有关。在脑较深部位的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大多会出现意识障碍。
疾病知识指导
积极治疗血高压,糖尿病与原发病,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做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生活方式指导
生活起居要规律,早睡早起,积极戒烟戒酒。
每日食盐不超过5g,油脂不超过25g,勿进蛋黄、猪肚、肠等动物内脏。
少吃腌制品。少食多餐,餐后1小时可进行适当运动,以不疲劳为宜。
起床时按起床“三部曲”进行,即醒后躺半分钟,床上坐起半分钟,床边站半分钟。
偏瘫、吞咽困难的患者做好皮肤、口腔护理,防止压疮。
3.用药指导
按时服用降压、降糖药,不漏服或多服。
4.保持大便通畅,多吃新鲜的蔬菜及水果,三天以上无大便者可给予缓泻剂,勿用力屏气排大便。
5.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功能锻炼。还可以配合针灸,理疗等共同进行。
6.定期复查
嘱病人定期门诊复查,出现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及时就医。
点击蓝字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his.com/xyss/7788.html